你要亭亭玉立 拒绝弯腰驼背!康复医生有妙招
弯腰驼背是最为常见的体态问题
提到驼背很多人会想到“矫正带”
无论是之前火遍全国的“某某佳”
还是如今的“网红矫正带”
都能看出人们对于治疗驼背的热情
但穿个背心就能治好驼背吗?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毛伟医生提醒:矫正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驼背,只能起到提醒矫正姿态的短暂辅助作用,对因姿势不良引起的驼背有提醒作用。如果长时间穿戴,不仅会有紧勒感,还会造成背阔肌、竖脊肌,甚至核心稳定肌群失稳、萎缩,反而增加后期驼背的症状。
那驼背没救了?别担心!记住这三个简单的动作——“小燕飞”、“五点拱桥式”、“靠墙拉伸”,把它们变成习惯,不仅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纠正驼背,还能有效改善肩颈酸痛,增强颈背部肌肉的力量。
“小燕飞”
适用人群: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峡部裂、轻度腰椎滑脱、腰椎术后等。
每次同时抬起双手、双脚后,保持5~10秒,再缓缓放下,每天练习1~2组,每组5~10次。
“小燕飞”动作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抬手、抬腿时,不宜弯曲肘、膝关节,抬起幅度不宜过大,利用腰腹核心来发力。头部不宜抬得太高、注意含颌(下巴微微内收)。抬起时不要憋气,以免出现心慌、胸闷、头晕,尽量保持呼吸稳定,可配合呼吸放松、收紧背部肌群。
重要提示
一是患有腰椎中重度滑脱者不宜练习“小燕飞”;二是长者练习要注意量力而行,练习时若感到腰痛,应立即停止。
“五点拱桥式”
适用人群: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或日常增加腰背肌力量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轻度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等术后康复期锻炼腰背肌力量。
“五点拱桥式”动作要求头部、双侧上肢、双脚掌着地,抬起骨盆,利用腰腹核心力量支撑身体,使膝、髋、肩在一直线或平面上,保持骨盆左右平衡。每天练习1~2组,每组1~5分钟。
“五点拱桥式”动作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重要提示
一是腰椎急性疼痛患者不宜练习此动作;二是在练习中如有腰痛等不适,要马上停止;
“靠墙拉伸”
做靠墙拉伸,要求后脑勺、双侧肩胛、臀部、足跟紧贴墙壁,膝盖自然伸直,抬头挺胸、收腹,双肩下沉。每天练习1~2组,每组5分钟左右。
“靠墙拉伸”动作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靠墙站立接近我们日常的自然站立姿势,在这个姿势下练习的效果能够很大程度上转化为自然站立时的状态。
康复医学科毛伟医生
驼背主要分为姿势性的和病理性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天形成的,后者是先天性的。姿势性的可以通过松筋、拉伸加锻炼得到缓解,但脊柱侧弯、骨盆倾斜、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等这几类驼背,需要从病因入手,往往需要依靠调整脊柱关节、抗骨质疏松或手术治疗。
青少年儿童以姿势性驼背常见,但也可能因摔倒等原因导致骨盆或脊柱关节错位,从而继发脊柱侧弯,这类患者以胸、腰椎“剃刀背”型驼背为主要表现,建议尽早专业治疗,根据具体病情来拟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毛伟
主治中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根据“三步定位诊断”,运用龙氏正骨、针灸、中药、康复训练等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长期从事青少年脊柱侧弯与体态矫正的评估与防治。
门诊时间及地点
周二下午-脊柱病治疗门诊(南区)
成都市
中西医结合医院
推荐阅读
1.
官宣: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全新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启动
2.
核酸检测多久出结果?能加急吗?你想问的答案都在这里
3.
打滚、颤抖、绝望……22岁女子“封控区”独居,发出生命求救信息
4.
高亭宇破纪录夺冠!背后这股来自成都市一医院的“神秘力量”
5.
我院2名眼科医生接受近视矫正手术:“真香,终于能看清脚上美甲了”
6.迅速集结,星夜兼程,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核酸检测医疗队逆行出征,北上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