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广东医附院“大白”两分钟“生死抢救”助八旬老人化险为夷
“快来人啊!快来人啊!有位老奶奶晕倒了!”8月7日上午10时许,霞山陈铁上村核酸采样工作点,当医务人员与采样点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核酸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时,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惊动了大家的心。
黄金2分钟,紧急施救化险为夷
我院肾病内科副主任护师宋芬和结构性心脏病专科主管护师卢丽花正在穿防护鞋套,听到求救声后立马往求救的方向跑去。
宋芬和卢丽花紧急抢救晕倒在地的老人
老人经抢救后逐渐恢复了呼吸
只见大榕树下一名身穿紫色碎花衫,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多次呼喊均没有回应。她们检查老人的身体状况发现老人因食物卡阻喉咙导致窒息。两人当机立断,配合默契地分工合作:卢丽花将老人的头偏向一侧,用手将老人的口腔和咽喉处的异物清理掉,宋芬就地为老人做心肺复苏。用时约2分钟,在她们的努力抢救下,老人逐渐恢复了呼吸并睁开了眼睛。
左图:陈铁村委会干部向宋芬(左三)和卢丽花(右三)献上锦旗致谢
右图:卢丽花(左)和宋芬(右)在核酸采样工作点合影
“今天幸好有附院的两名医生在,要不老人就没命了。”“老人真是遇到贵人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现场的群众和村委会干部为化险为夷的老人欢呼,陈铁村委会干部向我院冲锋在前、救死扶伤的“大白”宋芬和卢丽花赠送锦旗表示衷心的感谢。
救死扶伤是一辈子的事
“救死扶伤是我职业的本能反应,将医院要求的人人必须通过的心肺复苏应用到院外急救的实践中,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奶奶一定要醒过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宋芬有感而发。
1989年参加工作至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0余年,拥有33年护龄的宋芬曾在老年科、儿科、大内科、手术室担任护理工作,对肾脏疾病及危急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获“湛江市优秀护士”荣誉,现致力于肾病营养、慢性肾脏病管理工作。宋芬表示,此次来支援霞山区海头街道核酸采样工作得到肾内科主任和护长的大力支持。
卢丽花(左)和宋芬(右)为当地村民做核酸采样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救人,就是条件反射,没想太多。”结构性心脏病专科主管护师卢丽花说道。自1999年到附属医院至今,卢丽花多次获得“五好女工”和“优秀护士”称号。
“心情紧张又激动,遇到突发事件非常淡定,运用所学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及操作技能成功救了老人的生命,我觉得非常自豪!”“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听护长指辉,遵守纪律,遵守采样流程,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下定决心战胜疫情”,这是卢丽花首次参与抗疫一线支援工作的感悟,她为成功抢救老人的生命感到高兴,非常感谢医院及护理部的栽培。
陈铁村委会干部的朋友圈截图
救死扶伤不仅是医务人员一生的职业,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值得一辈子去做的事情。宋芬和卢丽花在这关键的2分钟里,用“教科书般”的急救及时地挽救了八旬老人的生命,是千千万万个践行着“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精神的医务人员的缩影。白衣执甲,冲锋在前。在广东医附院,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每天都在上演。自湛江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先后派出500余名医务人员奔赴雷州、霞山、麻章、开发区等地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一名名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自己的点滴奉献诠释着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道坚实的屏障。
图片|广东医附院
素材|宋芬、卢丽花
文字|肖云
审核|郑春凤
审发|吴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