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丨秋天来了,养生要点快来看看!
-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燥”为秋的主气,秋季干燥的气候逐渐明显,“立秋之日凉风至”,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因而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此时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故而立秋节气后,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
壹
AUTUMN
精神调养
常言道“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是世间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此时天气凉爽怡人的同时也变得比较干燥,万物开始出现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之态,再之不稳定的气温,给人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人也易触景伤情,出现悲秋等伤感情绪。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因此自己要尝试强大内心,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如遇心情不好,切忌悲忧伤感,多和家人、朋友交流沟通,积极主动予以排解。减少相应的烦恼。
贰
AUTUMN
起居调养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顺应四时节气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顺阳得以舒展,防收敛之太过。
虽已立秋,但今年此时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难消。民间早有“秋后一伏热死人”,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立秋开始因人体着衣不宜太多,一则警惕“秋老虎”的出现,注意防暑降温;二则“春捂秋冻”,增强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减少冬病的发生。
叁
AUTUMN
饮食调养
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燥润肺。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食物,以达到益胃生津、清热解渴、润肺去燥的目的。另外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此时应更加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用霉变的食物后致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胃肠疾病。
肆
AUTUMN
运动调养
秋天来了,空气湿度降低,早晚温差加大。早晚变得凉爽起来,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立秋之后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每人可视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剑)、集体舞、瑜伽、游泳、柔软操、拉筋、快走、慢跑、爬楼梯、长跑、滑旱冰、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以振阳气,防收敛太过。
文字来源
戚思(中医科)
图片来源
千库网
排版
李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