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成功完成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POWER-SOLO联合ECG导管尖端定位技术
6月24日下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内科联合PICC门诊成功为一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患者完成院内首例“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POWER-SOLO联合ECG导管尖端定位技术”,两项技术的联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避免了因反复调整导管位置引发的并发症,标志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C置入及定位技术又上新台阶。
该患者血液监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血小板值极低,免疫、凝血功能差,已出现明显的皮肤出血症状,静脉输液治疗时间长,同时需要输注血小板等血液制品及止血、化疗药物,单腔PICC置管已无法满足患者静脉输液治疗需求。血液内科护士长王东莉联合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科室静疗专科护士岳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后,联合PICC门诊专科护士梁媛媛共同合作,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POWER-SOLO联合ECG导管尖端定位技术,为患者成功置管,确保了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C门诊以护理专科技术为引领,加强与临床各专科的互联互助,不断探索、精进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静脉输液治疗服务。
文章来源: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