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间不动弹,当心招惹“要命”血栓!
“要命”血栓
血栓防大于治!
生完孩子后
在中国传统的习俗里
有一项重要的仪式
那就是
产后坐月子
坐月子最好是卧床静养
闭关修炼,尽早恢复元气
可是,这个错误方式
会给产妇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深静脉血栓(DVT)
微博上一条消息,某二胎妈妈因为产后一直躺着,突发血栓进了医院,术后11天才苏醒,四肢瘫痪......
微博上一条消息,某
二胎
妈妈因为产后一直躺着,突发血栓进了医院
妈妈因为产后一直躺着
,
突发血栓进了医院
,术后11天才苏醒,四肢瘫痪......
,术后11天才苏醒,四肢瘫痪.....
.
某孕妇怀孕两个多月突发腹部剧痛,经医院检查后,竟发现存在大面积血栓,危及母婴生命......
某产妇34岁,生完二孩37天后,在家中因肺栓塞引起呼吸、心脏骤停,最终死亡,令人痛心......
据统计,每1000名孕产妇大约有1~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在发达国家,深静脉血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孕产妇死亡的10%.
血栓形成是指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
血栓形成
是指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
简单点来说,就像河床(血管)里多了一块不断增大的石头。一旦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导致血液无法流通,“河床”必然干涸无水,造成严重的后果(对应的组织或脏器缺血)。
血栓栓塞性疾病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部分:(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E)和深静脉血栓(DVT)形成;(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动脉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等。
血栓栓塞性疾病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部分:(1)静脉血栓栓塞症
两部分
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E)和深静脉血栓(DVT)形成;(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动脉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等。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血栓。
产后妈妈分娩后,进入产褥期,就需要卧床休息。但是长期卧床加上分娩损伤,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五到十倍。
长期卧床加上分娩损伤,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五到十倍。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由各种原因所致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增加和血液凝固性增高,当血管内皮受到轻微损伤时,可促使血小板在该处黏附形成血小板性血栓,继而纤维蛋白沉着,血栓增大,而使血管腔闭塞。
产后血液高凝——半液-半固—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常见于腿部,当形成的血凝块脱落后,最终可堵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
静脉血栓常见于腿部,当形成的血凝块脱落后,最终可堵塞肺部血管,造成
肺栓塞。
什么是肺栓塞?通俗些就是血栓通过血流的方向回流到我们的肺动脉而导致病人有呼吸困难,胸痛,胸闷,背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
什么是肺栓塞?通俗些就是血栓通过血流的方向回流到我们的肺动脉而导致病人有
呼吸困难,胸痛,胸闷,背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
引起产妇血栓的高危因素及原因
发生产褥DVT的高危人群有什么特征:
年龄≥35岁、肥胖(BMI≥30kg/㎡)、高血压、糖尿病、产褥感染、有DVT/PE病史等...
看看你是不是中招了呢?
那么产妇为什么是DVT的高发人群呢?从血栓发生的机制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01
血流淤滞
通过对产妇发生DVT的风险因素分析,风险最高的易栓症和血栓病史,肥胖和高龄也是VTE发生的重要因素;这类产妇在孕晚期血液凝血因子增加,左侧髂静脉压迫,分娩后卧床时间长,下床活动时间较少,增加了血液粘稠度,血流较慢;当然,产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也是发病高风险人群。
所谓的血流淤滞是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流变得缓慢,产妇产后的血液粘稠度增高有利于预防产后的出血,本来是个好事,可是这个好处也是产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之一。再加上产后出汗多,活动少,加重了血液的粘稠度和血流缓慢度,从而引发产后DVT。
02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产妇在分娩后,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腹产,在分娩过程中都会产生血管损伤,从而增加产后DVT的风险。
03
高凝状态
产妇在妊娠期,促凝血因子(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Ⅷ因子、Ⅴ因子、纤维蛋白原)增加;蛋白C、蛋白S减少导致抗凝系统活性下降,而高血压会加剧高凝状态。
此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VT的发病风险更高。
04
盆腔压力的改变
产妇在分娩后,盆腔压力发生变化,盆腔静脉扩张容易形成血栓。静脉扩张后,易发生血流缓慢或者血流瘀滞,而产后肥胖可加重盆腔压力及下肢血流回流受阻而增加产后DVT的发生,有文献报道,BMI(身体质量指数)(≥30kg/㎡是BMI≥25kg/㎡发生DVT的1.6倍。
产妇在分娩后,盆腔压力发生变化,盆腔静脉扩张容易形成血栓。静脉扩张后,易发生血流缓慢或者血流瘀滞,而产后肥胖可加重盆腔压力及下肢血流回流受阻而增加产后DVT的发生,有文献报道,
BMI
(身体质量指数)(≥30kg/㎡是BMI≥25kg/㎡发生DVT的1.6倍。
(身体质量指数)
产后如何预防血栓
其实,我们产科医生会对每一位孕产妇进行VTE的连续风险评估。但是,自我监测也很重要,若发现以下情况(其中一项),请及时就诊。
1.【看】:下肢有无皮肤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肌肉深压痛;
2.【量】:两侧同平面的腿围是否相差≥2cm;
3.【症状】:是否具有肺栓塞的三联征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早运动,让血“活”起来
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6~12h即可在床上轻微活动,第2天可下地走动。(会阴侧切的产妇可适当延迟活动时间)
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6~12h即可在床上轻微活动,第2天可下地走动。
(会阴侧切的产妇可适当延迟活动时间)
会阴侧切的产妇可适当延迟活动时间)
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让家属手动按摩产妇双下肢,2小时按摩一次,每次15分钟,术后6小时后多翻身活动,术后24小时(内)也要离开床适度的运动。(产妇活动时可使用绑腹带,并双手捂住伤口,减缓伤口疼痛)
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让家属手动按摩产妇双下肢,2小时按摩一次,每次15分钟,术后6小时后多翻身活动,术后24小时(内)也要离开床适度的运动。
术后24小时(内)也要离开床适度的运动。
(产妇活动时可使用绑腹带,并双手捂住伤口,减缓伤口疼痛)
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抬腿等活动下肢的活动主要是膝关节伸屈及足踝的活动,以增加腓肠肌泵的作用。在床上作双足背屈活动或按摩双侧小腿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1、不要长时间卧床,适当下床活动。
2、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多进行“踝泵运动”。
3、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大于2000ml,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瘀滞而加重血栓的形成。
4、多摄入新鲜、富含纤维素的绿色蔬菜水果,蛋奶类要每日补充,少食油腻、高脂的刺激性食物;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导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机械预防(必须专业指导)
必要时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产后肢体血流淤滞。如循环减压弹力袜,渐进式压力长袜、足底静脉泵和间歇充气压缩泵,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有效预防DVT发生。
有效预防DVT发生。
●有血栓风险因素的产妇可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弹力袜。
●有血栓风险因素的产妇可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弹力袜。
●
孕产妇预防DVT视频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
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仍是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首选的治疗药物。
请谨记!!!
产褥期间,如果您出现以下症状:下肢肿胀、胀痛、压痛、皮温升高、浅静脉扩张(切忌挤压患肢!)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痛、晕厥、烦躁不安、咯血、咳嗽、心悸等症状,请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生命问题,不容小觑喲!
撰稿:朱茗莎
二审:产科张群、统战宣传科何家怡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