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公立医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183号 电话:020-62784240急诊电话:020-62784120体检电话:020-62784855;020-62784240,020-62784120;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医院动态

【三院老兵】孙尔维:创新创业,永远在路上

有一种青春是迷彩色的

蕴藏着拼搏与激情

有一种记忆是烫金色的

诠释着担当和信仰

有一种使命是鲜红色的

印刻着奉献和荣光

一声老兵

一生老兵

孙尔维:创新创业,永远在路上

在南医三院,只要提起孙尔维教授,没有人不钦佩于他在风湿免疫学界的地位。二级教授、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原创性地提出“细胞死亡方式免疫识别模型”,证明凋亡细胞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1998年以来12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采访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孙教授笑眯眯的,兴之所至之处会哈哈大笑。就这样,和我们讲起了那些有关军人底色、科室管理和科研课题的故事。

军人特质筑牢理论基础

“我学在二军大,干在一军大。军队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高标准、严要求,不畏艰险、敢打硬仗,坚韧不拔、乐观向上。”

采访期间,孙尔维教授反复强调,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做源头创新,尤其是理论创新是非常困难的。而在军队的塑造、导师徐仁宝教授的指导下,他逐渐形成了不盲从、敢质疑,善于将前人知识在继承中发展创新的精神特质;面对困难,从不叫苦,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克服困难的作风。想必这也是他作为科技工作者最核心的精神底色。正是以这样的科研精神,2001至2008年期间,孙尔维教授创建了“细胞死亡免疫识别模型”,提出“凋亡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坏死细胞诱导免疫应答”的论断。这个理论刚刚提出时,论文发表困难,但是他不气馁,积极与学界专家交流,经时玉舫教授的认可和修改,论文终于发表在2001年的Pharmacology&Therapeutics。论文发表后,理论的证明是更加困难的,当时科室的研究条件有限,孙尔维教授就带着自己的理论、经费或学生到新泽西医科牙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暨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实验室进行研究,得到时玉舫、陈忠华、龚非力、赵勇、曾耀英等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于2004年在CellDeathDifferentiation发表了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2005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此后,研究的理论和工作得到越来越多学界专家的认可,持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科研工作走上了快车道。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孙尔维教授将细胞死亡免疫识别的原创理论应用到风湿免疫病的诊断和治疗,研发出“多靶点精准免疫疗法(NHMX)”,而这些也成为了日后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建科基石。

“军队要求高标准,科室也一样要求高标准。做事情,要去主动想办法,身为军人,必须坚决完成任务。以事业为重,以集体为重。”十几年来,孙尔维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异军突起,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走出了一条艰苦创新创业的发展之路。

临床科研“两手抓两手硬”

回首2010年时来到南医三院开荒创业的时光,孙教授的眼眸熠熠闪光,仿佛又置身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0年秋天,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当了数十年的医生、教授,有数百平米的免疫研究所的孙尔维教授决定孤身到南医三院创立风湿免疫科。凭借在珠江医院打下的坚实的临床免疫功底,他坚定地相信,以前大家对风湿免疫病缺乏认识,随着基础及临床免疫学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风湿免疫科一定能够发扬光大。次年的1月18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北大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的帮助下,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正式成立。临床拓展、科研攻坚、义诊、科普教育,孙教授十几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如今的风湿免疫科,从一个零起步的“三无”科室,成为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广州市科普项目等共计20余项,拥有雄厚的人才梯队的明星科室。科室依托核心医疗技术“多靶点精准免疫疗法(NHMX)”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案,病人不但来自于国内大部分省市,还有美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地的病人也纷纷前来就诊。

“医教研普”协调共进

在临床一线的众多专家中,孙尔维教授是为数不多的重视宣传科普的全媒体平台的“大咖”。临床一线专家都有个梦想,就是科室医教研“三足鼎立”。在孙尔维教授心中,后面还要加上一个“普”。那便是科普宣传,医教研普协同,能够助力科室良性发展,如虎添翼。多年来,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已经拥有国内一流的临床免疫实验室,建立了临床-检验实验室-科研-科普四位一体的学科架构,连续5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50左右。而谈及宣传科普,孙尔维教授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2012年,孙尔维教授每周五坚持自己开车2小时去佛冈县人民医院义诊,风雨无阻。有一天早上开车途中,一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甚至觉得闪电就在不远的前方劈下来,最后只能去服务区休息,待暴雨过后,还是坚持到达目的地。2015年,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开业,孙尔维教授亲自带领团队成员,带着科室宣传资料,自备设备,赶赴义诊现场。当天的义诊,风湿免疫科接诊患者数百人,现场获得患者的肯定和大学领导的表扬。

在孙尔维教授的言传身教下,科室成员在科普宣传领域成为了业界的翘楚。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何懿开设个人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粉丝超过65万,获2017年“全国十佳科普演讲达人”、2019年广州市科普名师。孙尔维教授还将科普做到点滴之间,在日常门诊查房时,总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让患者明白致病机理和注意事项,他走进网络直播间,在岭南大医生、好大夫网站和各大网络平台上科普宣传,还主编了《风湿免疫病100问》等书籍,为广大患者的免疫健康保驾护航。科室连续3次进入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榜单前10。2020、2021年,科室2次进入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前10,展现出强大的品牌效应与社会影响力。

潜能激发培养后备人才

无我的付出,大胆的质疑,继承中的创新,是孙尔维教授最想师承给后辈的科学家特质。孙尔维教授的科研精神,通过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可见一斑。那是科室创业期的2012年春节。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足足吃了7天饺子,写出了一份国家自然基金申报书,并成功立项,实现了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国自然零的突破。第二年的科室年夜饭上,孙尔维教授终于欣慰地笑了。

沿途的风景记得欣赏,种下的种子终会发芽。如今,风湿免疫科已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1项(人均1.33项),博士后基金2项。硕果累累的2021年,风湿免疫科新晋3名副主任医师和硕士生导师。尽管工作繁忙,孙教授从未停止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提供他们发展的平台,要鼓励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课题不顺遇到困难很正常,关键是要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实现人生价值。”,“只要你肯努力,你写文章我第一个给你改。现在,我都要求自己把书读三遍,才给学生讲。年轻人的青春是经不起浪费的,自己都不会,凭什么要求学生会呢?”

交流融通,共同成长,是孙尔维教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也是他对于这个学科发展进步的学者使命。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他的学生正砥砺前行:何懿博士、庄坚博士、韩姣婵博士获2017年东亚风湿病学会年会(EAGOR·日本东京)“青年学者奖”,并做会议发言;何懿博士、庄丽丽硕士获2019年东亚风湿病学会年会(EAGOR·韩国首尔)“旅行者学者奖”,何懿副主任医师做大会发言,罗贵湖博士获“青年学者奖”,做会议发言;庄坚博士、罗贵湖博士2019年国际免疫学年会(IUIS)做会议发言。在培养的学生中,8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学科交叉焕发科室活力

学术活动与交流是科研工作者永恒的主题。如何进行学术交流,孙尔维教授有他独特的见解:“风湿是表象,免疫是机理”,“不理解免疫,就治不好风湿”,“只有跟高手交流,才能提高自己”。但是,“免疫学太过复杂、进展太快、覆盖面太广,临床又工作太忙,因此总觉得跟不上趟”是不少临床医生的感觉。因此,在每周的科室会议上,上一分钟还在讨论疑难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而下一分钟可能就是研究免疫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细胞分子机制。“我们的医生要成为转化医生,将免疫学的最新成果与临床诊治无缝连接”。为了更好地促进临床医生与免疫学研究专家的交流,他推动广东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并被推举为主任委员。此后,在孙教授组织的研讨会上,不但有国内外风湿免疫方面的高手,而且有基础免疫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很多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论坛上的常客。“很多学者讲的进展和研究工作,有时我们的医生和学生听不太明白,我就在会后和他们一起复习、复盘”。

瞄准更高目标再出发

远方不远,未来已来。孙尔维教授对未来充满希望、带领团队向着下一个目标开拓奋进。今年,在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的床位扩展到40张以上,并着手组建独立护理单元。站在新的起点上,科室把握难得的机遇,着眼长远,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推动科室工作再上新台阶。“未来基于临床和患者需求,医疗研究团队、免疫前沿研究团队和护理研究团队协同并进”。“将培养出5名博导,10名正高”的队伍,并将“创建国家重点学(专)科”作为将来的奋斗目标。如今的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发展宏图已定、人才济济、同心合力、逆水行舟,向着下一步目标不懈努力。

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孙尔维教授与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的十二年,一步一步,载满了奋斗的艰辛,盛满了奉献的血汗,也印刻着一位真正心系患者、面向世界的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炽烈与风骨。铁血丹心,倾心而出,不计得失,落子无悔。我们无法抵抗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他是追光者,是摆渡人,更是燃灯者,目光如炬的他,永远在路上。

风湿免疫科简介

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拥有强大的医疗、检验及科研团队,擅长各种风湿免疫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学科带头人孙尔维,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提出并初步证明了细胞死亡方式免疫识别模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CellDeathDiscovery副主编,多个SCI杂志审稿人。在科研方面,科室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广州市科普项目等共计20余项。在风湿免疫学检验方面,目前拥有罗氏PCR仪、全自动生化仪、液相芯片检测系统及荧光显微镜等各类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能进行国内外最新的风湿免疫病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在风湿免疫病的“多靶点”精准免疫抑制治疗、精确使用免疫抑制剂、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的阶梯疗程治疗、痛风的规范化治疗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特色。连续3次入选广州日报社主办的“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榜单前10,连续5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50左右,2019年科室入选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华南区提名科室。2020、2021年2次进入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前10。

文|丛钰文

编辑|赵荟宇

审核|董莹孙尔维

活动策划|组织人事科

主办|宣传科

推荐医生
孙尔维
孙尔维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氏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关节痛等疑难杂症的治疗。

曾参军
曾参军 足踝外科 主任医师

从事骨外科专业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了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对严重多发伤、多发骨折的抢救成功率高。

岳辉
岳辉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道肿瘤(胃癌、大肠癌、小肠肿瘤、肝癌以及胆管癌和胰腺癌)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擅长胃镜、大肠镜对胃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内镜黏膜剥离切除术(ESD)和隧道技术(STER或POEM)治疗食道、胃和大肠早期癌以及粘膜下肿物;擅长内镜下ERCP微创治疗复杂性胆道和胰腺疾病;擅长超声内镜下诊断与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擅长B超或CT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肝胆胰肿瘤性疾病(包括冷循环微波刀、美国RITA多级射

朱建新
朱建新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对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杂症诊治有较丰富经验、尤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下诊治、肝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有较高造诣,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

广州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广州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伏格列波糖片
伏格列波糖片

功效主治:改善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本品适用于患者接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没有...

谷赖胰岛素注射液
谷赖胰岛素注射液

功效主治:治疗成人糖尿病。

利伐沙班片
利伐沙班片

功效主治:1.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片
利伐沙班片

功效主治:1.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

功效主治:用于治疗糖尿病。

相关检查 更多»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有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彩照、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血管造...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检查既包括健康人的眼科筛查,如升学、就业、入伍前的体检,也包括患...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