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小知识】吃药一定要多喝水吗?不要走进误区!
大家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生病吃药时,总有人会说:“吃药时得多喝点水!多喝点水好!”
确实,大多数药物服用时是需要“多饮水”的,使用足量的温水(200~300mL)送服,这是没有问题的。水可以促进药片在胃内快速崩解和溶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但是下面几类药物服用时就不宜多饮水!
1、治疗胃溃疡、保护胃黏膜药
如硫糖铝混悬凝胶、复方铝酸铋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这类药物仅需少量的水送服,且服药后半小时不宜饮水,以便药物在受损的胃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保护并帮助新组织修复。如果饮用很多的水反而会稀释药物,使保护膜变薄降低治疗作用。
2、部分止咳类药物
如各种止咳糖浆、复方甘草口服液、川贝止咳露等。这类药物主要也是通过覆盖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道保护膜,减少神经末梢的刺激而达到止咳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服后不宜马上饮水,以免稀释药液和糖浆破坏保护层降低药效。
3、苦味的健胃剂
如复方龙胆酊是利用它的苦味,通过我们舌头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的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来增加食欲。所以也不宜多饮水以免冲淡苦味而影响药效。
4、治疗口腔,咽喉部位的口含片
如西瓜霜含片、西地碘含片等。服用这类含片后马上饮水会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喉部位的作用。
因此,用药饮水量需根据情况而定,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