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80岁结肠腺瘤患者经ESD术顺利康复,家属感激赠锦旗
#前情回顾
近日,顺德三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80岁患有较大结肠平坦型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利用专用器械将病灶完整剥离,术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7月29日,已康复出院的患者及其家属手捧着一面写有“医术高明,药到病除”的锦旗送到了其主管医生王佳副主任和手术医生朱明古副主任手中,以表达对消化内科全体医务人员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无限感激和赞扬之情。
科普小知识: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的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相对于传统外科开腹手术,ESD具有创伤小、易耐受、术后并发症少、减小复发机率等优点,现已逐渐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标准微创治疗手段。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优点:
1、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
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适应症:
1、早期癌;
2、较大的平坦息肉;
3、粘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如位置较浅(来源于粘膜肌层和粘膜下层),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
科普小知识
撰稿:消化内科朱明古、周艳芬
编辑:卢润枝
编审:寇琳
审核:柳宏燕
顺德三院纪录片
《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