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高温来袭,记得喝“三豆汤”,清热解暑,提振精气神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重新开设【中医药膳】由中医科医师定期为您推出时令汤谱,以及临床常见病的养生药膳,欢迎关注!
本期专家指导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节,持续的高温天气会让人变得精神不振,头昏胸闷、气短乏力、口渴、食欲不振、心烦气躁、动辄汗出、皮肤长热痱等不适症状。本期推荐一款具有清热解暑的饮品——三豆汤。
材料: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30克、老冰糖适量。
做法:
1、把三种豆子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
2、将豆子放进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到豆子开花;
3、当豆子开花后放入老冰糖继续煮5分钟关火即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喜欢吃软糯一点的,时间可以煲久一点。如果平常属于脾胃虚寒体质的可以用红糖代替冰糖。)
4、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功效:
绿豆甘寒,具有清热消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的功效,是最常用的解暑食品之一;赤小豆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消肿、清心火、解毒排脓的作用;黑豆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补肾养血的功效;老冰糖味甘性平,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功效。诸品煮成的三豆汤具有清热解暑、利水除湿、益气生津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暑热引起的气短、心烦、口渴、食欲不振、皮肤长热痱等不适症状,可作为家中常备的解暑饮品。
中医科专家介绍和出诊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的临床经验。此外对亚健康状态的保健调理及中医体质养生有一定的研究。
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是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一级科室,下设门诊中医科及中医科病区,含中医脾胃病科、中医肝胆病科、中医妇科、中医肺病科、中医痔疮科、中医儿科、男科等特色专病专科。医师队伍构成以中级以上医师为主,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研究生学历6人。
中医科秉承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特色理念,依托医院先进的现代医学诊疗设备和技术,坚持中医辨证与现代辨病相结合,针药并重、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开展体质辨识及健康调养指导、针灸、温针、耳针、耳穴压豆、拔罐、中药封包、穴位贴敷等特色诊疗方法。诊疗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肿瘤等各科疾病的中医诊治;中医辨治疑难杂症:痞满、郁病、汗证、心悸、便秘、久泻、呃逆、胁痛、鼓胀、水肿、痹症、萎证、震颤、肥胖、耳聋、耳鸣、头痛、失眠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门诊
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门诊
坚持个体化辨证施治,辨证用药配合中医外治、体质调养、养生保健等中医特色手段,“治养并重、养治结合”,治疗黄疸、胁痛、积聚、鼓胀、胆胀等肝胆疾病(各种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腹水、肝纤维化、肝癌、胆结石、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汁酸血症等)。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医科欧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