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自主研发的电梯红外感应按钮获国家专利
近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后勤服务保障中心自主研发的无接触控制方式的电梯按钮系统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也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后勤服务保障中心首次获得的国家专利。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目前有电梯75台,每日承载数万人次。由于电梯空间狭小,乘客频繁接触各层按钮,无论平时还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形下,这种容易被忽视又不可避免的接触,增加了病毒细菌的传播途径,给院内感染防控带来巨大的风险。省卫健委颁发的《江苏省冬春季低风险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安排专人每日进行清洁消毒的防控措施。
对此,医院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在分管领导、副院长马强的要求和指导下,开拓思路,自主研发了一套无接触式的电梯红外感应按钮。该系统可实现间隔一定空间达到登记楼层的目的,避免人手与按钮的直接接触,杜绝了病毒细菌传播的途径。按钮用电容式红外感应探头检测人体或物的感应距离,根据乘客使用电梯的习惯,选择恰当的距离,把所有检测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进行计时、运算逻辑分析,判断正确的输入信号,给出输出信号到电梯控制系统,操控电梯的运行。该系统还优化工艺制作,改观了原按钮的简陋与单调,运用二次发光的感官效果,使得按钮更具科技感和美观。
红外感应按钮带有纠错判别能力,同时感应距离适中,操作时更接近于人触摸时的手部运动习惯,信号动作可靠,且无需接触就能操控按钮信号,投入成本较低,目前已经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部分电梯上进行了安装试用近一年时间,使用方式和效果渐渐让乘客熟知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