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谨防隐翅虫切勿直接用手拍——皮肤科专家科普隐翅虫皮炎
夏天草木茂盛,伴随雨季的到来,气候潮湿,也是昆虫较为活跃的季节。暑假期间,不少家长纷纷带着孩子户外游玩,使得人们与昆虫不期而遇的几率大大提高。
(图源自网络)
“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丘疹、水疱、脓疱,伴痒,灼热疼痛感……”在三亚,每年都有多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为了更好地预防毒隐翅虫造成的皮肤疾病,近日,记者采访了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以下简称“三亚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刘晓红。
“我院皮肤科门诊因隐翅虫皮炎就诊者每年有200余例,皮炎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记者走访三亚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了解到,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是“隐翅虫皮炎”易发季节。
家住金鸡岭路社区的谭先生今年33岁,日前因右腹部、右上臂皮疹4天伴触痛到三亚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查体发现谭先生右腹部及右上譬不规则小片红斑,表面针头大小脓疱,脓疱无破溃。诊断其为“隐翅虫皮炎”,予以积极、合理的治疗后,谭先生皮肤的脓疱逐渐干涸、脱屑,皮损约1周逐渐恢复。
据了解,虽然大部分隐翅虫靠捕食农林害虫为生,但其中有些隐翅虫的品种却是非常可怕的“毒虫”。毒隐翅虫为形似没有翅膀的蚂蚁样小飞虫,黑红相间或黑黄相间,体长大约不超过1厘米常栖息干田野草木间,夜间喜围绕灯光活动。
“隐翅虫皮炎可发生于皮肤任何接触部位,是一种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在皮疹周围可出现鲜红色丘疹或水疱,搔机后出现糜烂面。皮疹广泛时可有发热、头疼、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刘晓红介绍,毒隐翅虫体内具有强烈的接触性毒素,当毒隐翅虫在人体皮肤停留时不引起皮炎,而是在被搔抓、打死或压碎后,虫体内所含的强酸性体液被释放接触皮肤,在数小时内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反应的轻重与接触毒液的量有关,所以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状。”刘晓红介绍,毒隐翅虫体内具有强烈的接触性毒素,当毒隐翅虫在人体皮肤停留时不引起皮炎,而是在被搔抓、打死或压碎后,虫体内所含的强酸性体液被释放接触皮肤,在数小时内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反应的轻重与接触毒液的量有关,所以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所以隐翅虫皮炎是由于人自觉或不自觉拍打停留在皮肤上的隐翅虫而引起的。”刘晓红提醒,当发现昆虫叮咬人体或停落在物体上时,不要轻易用手直接捏取或拍打,正确的做法是尽快轻轻吹走或用其他物品进行驱赶。
刘晓红提醒,如果皮肤接触到隐翅虫毒液,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等碱性溶液进行冲洗,以减少皮肤损伤。如果已经出现水肿、水疱,可局部涂抹激素药膏,具体情况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关于隐翅虫皮炎的防治,刘晓红建议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藏之处:同时可在家中安装纱窗、蚊帐,夜晚关好门窗,防止隐翅虫飞入:清除室外周围的杂草、垃圾、污水等,必要时可喷洒适量的杀虫气雾剂,以防治隐翅虫孳生: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动,最好穿上长衣长裤,或使用一些驱虫液。
来源:三亚日报
记者:卢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