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头”号杀手|一共10招,教你完美预防和识别脑卒中!
来来来~兄dei考考你
脑卒中
这三个字怎么读?
恭喜你!答对了一个字
当当~答案揭晓
脑卒中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是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全球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会在一生中发生脑卒中[1]。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为脑卒中而永久致残。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致残的第三大主要原因[2]。
脑卒中这么可怕,它到底是什么呢?
脑卒中“杀手画像”
卒中俗称“中风”。当供应给大脑的血液被切断时,就会发生中风。没有血液,脑细胞就会受损或死亡。
卒中包括两种:
➡一种是脑血管破裂,称为出血性脑卒中;
➡一种是脑血管堵塞,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叫脑梗、脑梗塞、脑梗死。
出血性脑卒中多表现为
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
半身瘫痪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很快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一般症状较平缓,绝大多数患者意识清楚,表现为
半身瘫痪或无力
言语困难
肢体麻木等
//卒中
不仅可导致残疾和死亡,对于卒中幸存者,还可能会面临基本生活的挑战,如
行动不便
交流困难
思维和性格的改变
失去工作和社交等等
幸运的是
几乎所有的卒中都是可以预防的
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
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与复发率
脑卒中,重在预防
如果您有以下这些习惯或问题,那么发生卒中的可能性就会升高了:
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心脏病、高钠饮食、缺乏锻炼、肥胖、吸烟、饮酒等。
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
卒中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它“攻击”的目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对它的“警惕性”,加强预防。
//01积极应对“三高”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发生脑卒中最主要的心脑血管风险[3]。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发生卒中的危险增加30%[4]。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一项包括31项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未使用药物治疗相比,降压治疗能使脑卒中风险降低32%。
如果您还没有高血压,应定期监测血压。
35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
有高血压和/或脑卒中家族史的患者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
如果您已经高血压了,应至少每月测量1次血压,听从医务人员建议,及时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来维持血压在目标水平。
不同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不同,具体请遵从医嘱。
对于伴有慢性肾脏病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合并2型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降压目标值推荐为130/80mmHg以下。
65以上岁老年人血压不应降到过低,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90mmHg。
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
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颅内出血的风险
并且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如果您还没有糖尿病,应定期监测血糖。
一般在年龄≥40岁时应开始检查是否有糖尿病,首次正常者,建议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1次。
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包括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尽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如果您已经是糖尿病了,应通过改进生活方式、营养、运动、药物等综合措施使血糖达标。
目标范围为:
空腹血糖4.4~7.0mmol/L
餐后血糖<10.0mmol/L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0%。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
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长期的调血脂治疗
可使首发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20%
如果您还没有血脂异常,应定期监测血脂。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如果您已经血脂异常了,应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血脂达标。此外,医生会根据您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以及调脂治疗的目标值。
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
对于ASCVD极高危者,他汀治疗LDL-C目标值应<1.8mmol/L或降低≥50%
高危者LDL-C目标值应<2.6mmol/L或降低50%
中危和低危者LDL-C目标值应<3.4mmol/L
//02避免心源性血栓“添堵”
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心源性栓子造成的,约40%的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可能是心源性脑卒中。
相比非心源性脑卒中,心源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且出院时及发病6个月后预后也更差。
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原发性心脏肿瘤、瓣膜赘生物、人工心脏瓣膜、扩张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心内膜炎等心脏病可能增加血栓栓塞性脑卒中的风险。
如果您有此类心脏病
请找专科医生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
//03管住嘴,迈开腿
合理膳食对脑卒中的预防有积极作用。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采用包括全谷、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
降低食盐摄入量
增加水果、蔬菜和各种各样奶制品的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研
究
显
示
经常进行体力活动者发生脑卒中或死亡的风险较平时不运动者降低25%~30%,各种类型的体力活动均有益,如闲暇时的休闲活动、职业运动以及散步等。
推荐健康成年人从事有氧运动,每周3~4次,每次持续约40分钟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
推荐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每静坐1小时站起来活动几分钟,包括那些每周已有推荐量的规律运动者。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身体活动来降低脑卒中风险。
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都与超重和肥胖相关。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也可减少脑卒中风险。
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我们维持体重在健康范围,这也是预防脑卒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04不吸烟、少饮酒
任何类型的烟草使用和烟草烟雾接触都对健康有害,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能增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从不吸烟者的3倍多。
因此戒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是脑卒中预防的一个要点。长期或一次性的大量饮酒都是不可取的,尽量戒酒或减少饮酒。
研
究
证
据
表
明
每周酒精摄入超过300g称为大量饮酒,可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即使是少量的酒精摄入也不能为心脑血管提供保护,饮酒严重危害健康,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综上,降低卒中风险
需要从源头上认识
并积极管理自己的发病因素
争取远离卒中,拒绝成为1/4!
预防卒中,刻不容缓!
6步快速识别中风,学会了可救命!
脑卒中患者每耽误1分钟
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因此,救治大脑,必须分秒必争
那么如何尽早识别脑卒中症状呢?
剩下6招,听好啦!
2021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
在第七次学术年会期间
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
“BEFAST口诀”
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
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
就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立刻就医
B
//
Balance
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
//
Eyes
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
//
03Face
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
//
Arms
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
//
Speech
是指语言,说话含混、
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
//
Time
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重要的
应快速识别,及时送医,接受医生的规范治疗
快动动手指收藏吧,关键时刻可救命!
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吗
没看懂?
小编教你一个办法
那就是动动你的手指往上滑到最顶端
从头再看一遍
参考文献:
[1]世界卒中组织.Learnaboutstroke.[EB/OL].[2021-10-11].
https://www.world-stroke.org/world-stroke-day-campaign/why-stroke-matters/learn-about-stroke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脑卒中的防治[EB/OL].(2018-10-29)[2021-10-11].http://www.gov.cn/xinwen/2019-10/11/content_5438313.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EB/OL].(2021-08-31)[2021-10-11].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2108/50c4071a86df4bfd9666e9ac2aaac605.shtml
[4]LaceyB,LewingtonS,ClarkeR,etal.Age-specificassociationbetweenbloodpressureandvascularandnon-vascularchronicdiseasesin0·5millionadultsinChina:aprospectivecohortstudy[J].LancetGlobHealth,2018,6(6):e641-e649.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来源:市八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