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灸受青睐
2022年7月22日,《玉林日报》以“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灸受青睐”为题,《玉林晚报》以“冬病夏治,市民争贴三伏贴”为题,玉林电视台以“三伏天来了,吃这些东西对身体好处多”为题,玉林日报微报以“玉林气温“高烧”到几时?做这事正当时”为题,多家市级媒体共同聚焦我院最火爆的“三伏灸”。
现全文转载如下: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已经到来,此时也是市民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以来,前往医院贴敷三伏灸的市民有所增加。那么,贴敷三伏灸有什么作用?贴敷的时候又应该注意什么呢?且听专家为市民解惑。
▲医护人员给市民做三伏灸治疗。
市民三伏灸热情高
7月20日10时,记者来到玉林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区时,只见治疗室里的床位全部满员,等候区还有不少市民在排队。在现场,记者看到除了中老年人,还有不少年轻人,他们中有的常年进行三伏灸治疗,也有一些市民是头一次尝试这种中医疗法。“我有颈椎病,听说贴三伏贴会有好转,今天特意过来贴。”第一次贴敷三伏灸的周钟告诉记者。王阿姨则是连续5年接受三伏灸治疗了。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每年入冬就会咳嗽。几年前,她听说三伏灸对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改善体质很有效,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过来贴敷,没想到贴敷后,身体明显有了好转,冬天时咳嗽也减少了。在这之后,王阿姨还把自己的好姐妹林阿姨带过来了,林阿姨同样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还有颈椎病、肠胃不好,贴敷后身体也得到了改善。“7月以来,我们这边已经有300多人过来预约了,其中很多市民是以家庭为单位预约的。”据玉林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区副主任护师许娟介绍,以前来做三伏灸的都是一些本身有疾病的患者,现在不少亚健康人群也会来做。而且除了年轻人增多,儿童也明显增加。
三伏灸广受青睐,主要是有冬病夏治的疗效。“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对于一些在冬天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例如怕冷、胃寒、宫寒等,在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进行针对性调治,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这些‘冬病’症状得到改善。”玉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一区主任黄锦文解释说,“三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大开,使用具有温通经络作用的三伏灸药物,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有助于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从而起到冬病夏治和治未病的效果。”
三伏灸并非人人皆宜
“三伏灸适合一切阳气虚衰的人群,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慢性胃炎、肠炎、月经不调、痛经、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肩腰腿痛、膝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四肢寒冷、荨麻疹等人群,对没有疾病但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黄锦文表示,三伏灸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做三伏灸之前,最好找医生诊断,看看是否适合。阴虚火旺体质者就不适合做三伏灸,因为三伏灸所用的都是性辛温阳的药物,阴虚火旺体质者一旦敷贴,就像火上浇油。另外像孕妇、皮肤有破损者、严重皮肤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脏病患者、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等都不适合三伏灸。
当不少市民去医院贴三伏贴时,记者了解到,有些市民图方便,选择在网上购买三伏贴,在家自行贴敷。对此,黄锦文认为,网上购买三伏贴药片在家自行贴敷具有一定的风险。
三伏贴在正规医院的配伍都是“一病一方”,不同疾病的人群其贴敷的方子不同,贴敷的部位也不同。但不少网购的三伏贴却是“千病一方”的通用贴。而且网购的三伏贴所使用的药材来源不明,安全性难以保障,再加上自行贴敷时如果搞不准穴位也会影响贴敷效果。
贴敷三伏灸需注意这些事项
许娟表示,三伏灸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7月6日至15日可以开始预热灸,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每10天之后再完成初伏、中伏、末伏,最后再来个加强灸,效果是最佳的。许娟提醒,贴敷后禁止受凉,比如空调直吹,进食寒凉饮品,游泳等。贴敷药物后要注意局部防水,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用力搓。贴敷后出现温、热、轻度瘙痒或者无明显感均属正常反应。同时,贴敷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每次贴敷时间为4~6小时,儿童皮肤嫩,贴敷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2小时即可。对于老年、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可以适当缩短。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过敏、灼热、疼痛感觉者应该立即取下药物停止贴敷。此外,贴敷后1~2天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以免影响疗效,宜进行清淡饮食,如瘦肉、青菜等。
许娟提醒,三伏灸治疗是一个连续治疗的过程,即时效果不明显,远期疗效较好,所以想体验三伏灸的效果,重在坚持。同时应该正确看待三伏灸的作用,其只是中医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冬病夏治期间不要盲目减药或停药
(记者黄锦群覃琴林小燕通讯员陶继军)
来源:玉林日报、玉林晚报、玉林电视台
上一篇:【名医名家】李东生——骨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