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肺”重现,力挽狂澜,霸气KO“死神”
2020年5月7日19:05,一辆救护车驶入龙岩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这是一名34岁的青年男性,入院前2天开始出现腹泻、乏力,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相关检验指标均提示急性心肌炎。立即转诊龙岩市第一医院。入住心内科后恶性心律失常仍有反复发作,甚至心脏骤停,经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常规抢救后,血流动力学仍极其不稳定,考虑患者为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此时,患者已经出现广泛的心肌损伤、血流动力学极度恶化,常规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已无法维持自主循环,是不可逆的心脏骤停。命悬一线之时,转入具有ECMO技术的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抢救治疗。
此时已是5月8日的凌晨02:50,重症医学科李永顺主任紧急电话通知ECMO团队成员,03:10所有成员已抵达科室。在罗翔副主任医师的组织下,各司其职,检查设备、了解病情、制定初步方案,做好了迎接患者的准备。03:40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训练有素的重症医学科团队迅速与心内科医师完成病情交接,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上肢动脉置管测压及深静脉置管输液。同时,熟练运用床边彩超机反复动态的评估患者心功能,并测量股动静脉的血管走形、血管宽度,评估穿刺置管可行性。
在大剂量强心、升压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下,患者血流动力学仍极其不稳定,频发恶性心律失常,需间断胸外心脏按压抢救,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势在必行!
抢救争分夺秒,经反复评估,发现患者经皮穿刺置管难度极大(股动脉直径小于动脉导管),且风险极高。罗翔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请心胸外科王志盛副主任协助操刀行股动静脉切开置管。王志盛副主任二话不说,一边从家里飞奔而来,一边电话指导术前准备。此时,龙岩市第一医院再次展现了它多学科团结协作精神和应急反应的高效性!
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术,使得患者脑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伤极小,在抢救过程中仍然保持神志清醒,这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一定要倾尽全力抢救这条生命!在李永顺主任与刘庭主治医师交替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王志盛、罗翔副主任医师以及林钊能、傅凌雁主治医师密切配合,完成右侧股动、静脉切开直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置入21F、19F的股动、静脉导管,床边彩超引导下调整导管位置,确认到位后迅速连接由护理团队预充完成的ECMO装置,06:05成功转流,生命支持系统启动。考虑到患者右下肢存在缺血坏死可能,予逆行置入8F动脉鞘管,以保证右下肢的逆行灌注。每个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医护人员,都体会了生死时速的惊心动魄,一边是与死神博弈的抢救,一边是与时间赛跑的手术!我们,再次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个年轻的生命!ECMO治疗5小时后,减小镇静剂剂量,再次评估,患者仍神志清醒。至此,已成功完成龙岩市第一医院首例ECPR(体外心肺复苏)!标志着龙岩市第一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一夜奋战,天光已大亮,但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问题开始显现。怎么办?罗翔副主任医师来不及休息,与科室团队商量讨论后,在ECMO基础上联合使用CRRT(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继心肺“替代”后,肾脏这一器官又找到了“代工”。龙岩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对多器官系统支持治疗的水平再次达到质的飞跃!
ECMO代表了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龙岩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龙岩市最早组建的ICU,也是龙岩市技术力量最为雄厚的专科,是医院内各专科协同抢救的有力保障,在龙岩市的各种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及重大应急事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