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成“救命群”,3天救助64名成都居家隔离患者
“医生,我们小区被管控了,孩子高烧怎么办呀?”
“你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不会耽误的!”
7月18日凌晨6点,成都因疫情封控管理的高新区泰和二街某小区鸦雀无声,连知了都睡着了,小区工作人员所在的“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里,却人声鼎沸。一条条信息的背后,是一个个高效运转、通力合作的团队,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得到救治。
这个有224个成员的的“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成了居家隔离患者的“救命群”。7月18日至今,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通过这个群,以“线上+线下”的方式,7x24小时服务,已成功救治64名居家隔离患者,其中包括7名必须做血透才能活下去的患者。
3天,649条信息,64个生命
“患者:xxxx。人员类型:高新区泰和二街xx小区居家隔离。目前症状:孩子高烧40℃,核酸阴性,已服退烧药,现自述身体难受、酸痛。”
“已联系,家属说需要就诊。”
“送到哪个位置?”
“发热门诊高风险区。”
“好,十多分钟到。”
“好的,医生马上来接。”
7月18日凌晨6点,“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成都市高新区教文卫健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微信里,合力救助一名居家隔离的高烧患儿。
居民陈先生家住高新区泰和二街xx小区,因疫情封控居家隔离。18日凌晨,陈先生的儿子小陈高烧不退,他拨打小区物管电话求助。物管人员联系上所在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里通报了这个情况。
在群里看到信息,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医生第一时间联系上患者,询问病情,做好接诊准备。
随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小陈到了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下,走绿色隔离安全通道,得到了及时救治。
7月18日至今,这个“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里,224个工作人员,649条信息。
其中64条最关键的信息,分别传递出64个患者的病情。
其余的绝大部分信息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收到”、“出发了”、“ok”、“患者已就诊完毕”……
每一条简短的信息背后,都是一系列复杂的行动:医生打电话询问病情、社区派车送患者、医务部协调多部门做好接诊准备、医生穿上防护服到门口接患者、医护为患者诊疗……
每一条简单的信息,都是在竭力救治一名患者的生命。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年龄最小的仅1岁多。这些患者中,有高烧不退的小宝宝、有挺着大肚子待产的准妈妈、还有7名急需透析才能活下去的尿毒症患者。
最终的结果就是,64个患者的生命得到救治。
“工蚁”、“蚁巢”、“蚁后”
张应华是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血透室的一名护士,7月18日起至今,她和同事袁红燕在隔离病区,负责为封控患者做透析。
疫情之下,接受封控管理的小区增多。对于无法外出的血透患者来说,中断血透就等于结束生命,张应华和袁红燕手里的透析管,成了患者的“生命线”。
在血透室里,护士都要穿着防护服工作,要陪伴患者4至6个小时,观察血透情况,完成更换置换液等一系列工作。一台台血透机、一根根空心纤维、一条条连接患者的管路,在护士的精准操控下,搭设起症患者续贯的生命线。
在治疗的同时,做好接触患者时做好个人防护,治疗床做到“一人一消杀”,每天治疗前后均对诊室、仪器做好消杀。
最近几天,两名护士总是等到厚重的夜幕落下,才脱下层层防护服,下班回家吃饭。
张应华说,“成都新一轮疫情来袭,给医院的多个岗位带来一系列工作压力,虽然辛苦,但大家懂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保持信心和战斗力继续努力工作。”
张应华和袁红燕只是“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微小片段,她两甚至都不在这个微信里。
但她们和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其他3000多名同事,以及院外的成都市高新区教文卫健局、社区、小区物管工作人员,同处成都高新区的这成千上万名工作人员,都是勤劳协作的“工蚁”,共同构筑了“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这个“蚁巢”,所有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蚁后”——封控区重点人群提供医疗服务,保障“蚁后”的生命健康安全。
做好三个“无缝衔接”
确保患者治疗不中断
在不确定的状态下,我们就需要更多提供患者可依靠的支点。
近期疫情变化多端,尤其是一些小区封控后,封控区患者就医成了一大难题。成都高新区封控患者只要联系物管或社区,“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就能迅速启动,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诊疗。
“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由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部2021年6月建立,并制定详细就医流程。
成都市高新区教文卫健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区居委会、街道多方协作,做好三个“无缝衔接”,确保封控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01
一是沟通安排的无缝衔接。居住在封控小区的患者如有就医需求,可先联系居委会,或者拨打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电话(028-60113668)寻求帮助。医院会与居委会、街道、区教文卫健局确认送诊名单。医务人员会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帮助患者平稳度过等待期。
02
二是运送过程的无缝衔接。转运医务人员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确认信息无误后,患者方能乘坐专车送医。转运车直接驶至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封控人员接诊区。患者诊疗结束后,再乘坐专车返回居住小区,全程闭环式管理。
03
三是就诊照护的无缝衔接。如家属无法来院陪护。病人孤单一人就诊,家属放心不下怎么办?医院安排护士小组,为这些患者提供照料照护以及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感。
同舟共济,尽全力保障封控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一次治疗都不能少”。
(文中患者为化名)
成都市
中西医结合医院
图文:外宣办曹一莎
推荐阅读
1.十余名“刘畊宏女/男孩”到我院就诊,健身一定要知道这三件事
2.这个病毒,一旦感染,就终身携带;而大部分成年人都感染过!
3.近视手术多少钱?有没有后遗症?我能不能做?答案全部在这里!
4.我院2名眼科医生接受近视矫正手术:“真香,终于能看清脚上美甲了”
5.近视手术现场曝光:亲眼看她做完全飞秒,我肠子都悔青了
6.打滚、颤抖、绝望……22岁女子“封控区”独居,发出生命求救信息
下一篇:披星戴月 只为更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