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医院动态

微信群成“救命群”,3天救助64名成都居家隔离患者

“医生,我们小区被管控了,孩子高烧怎么办呀?”

“你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不会耽误的!”

7月18日凌晨6点,成都因疫情封控管理的高新区泰和二街某小区鸦雀无声,连知了都睡着了,小区工作人员所在的“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里,却人声鼎沸。一条条信息的背后,是一个个高效运转、通力合作的团队,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得到救治。

这个有224个成员的的“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成了居家隔离患者的“救命群”。7月18日至今,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通过这个群,以“线上+线下”的方式,7x24小时服务,已成功救治64名居家隔离患者,其中包括7名必须做血透才能活下去的患者。

3天,649条信息,64个生命

“患者:xxxx。人员类型:高新区泰和二街xx小区居家隔离。目前症状:孩子高烧40℃,核酸阴性,已服退烧药,现自述身体难受、酸痛。”

“已联系,家属说需要就诊。”

“送到哪个位置?”

“发热门诊高风险区。”

“好,十多分钟到。”

“好的,医生马上来接。”

7月18日凌晨6点,“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成都市高新区教文卫健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微信里,合力救助一名居家隔离的高烧患儿。

居民陈先生家住高新区泰和二街xx小区,因疫情封控居家隔离。18日凌晨,陈先生的儿子小陈高烧不退,他拨打小区物管电话求助。物管人员联系上所在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里通报了这个情况。

在群里看到信息,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医生第一时间联系上患者,询问病情,做好接诊准备。

随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小陈到了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下,走绿色隔离安全通道,得到了及时救治。

7月18日至今,这个“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里,224个工作人员,649条信息。

其中64条最关键的信息,分别传递出64个患者的病情。

其余的绝大部分信息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收到”、“出发了”、“ok”、“患者已就诊完毕”……

每一条简短的信息背后,都是一系列复杂的行动:医生打电话询问病情、社区派车送患者、医务部协调多部门做好接诊准备、医生穿上防护服到门口接患者、医护为患者诊疗……

每一条简单的信息,都是在竭力救治一名患者的生命。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年龄最小的仅1岁多。这些患者中,有高烧不退的小宝宝、有挺着大肚子待产的准妈妈、还有7名急需透析才能活下去的尿毒症患者。

最终的结果就是,64个患者的生命得到救治。

“工蚁”、“蚁巢”、“蚁后”

张应华是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血透室的一名护士,7月18日起至今,她和同事袁红燕在隔离病区,负责为封控患者做透析。

疫情之下,接受封控管理的小区增多。对于无法外出的血透患者来说,中断血透就等于结束生命,张应华和袁红燕手里的透析管,成了患者的“生命线”。

在血透室里,护士都要穿着防护服工作,要陪伴患者4至6个小时,观察血透情况,完成更换置换液等一系列工作。一台台血透机、一根根空心纤维、一条条连接患者的管路,在护士的精准操控下,搭设起症患者续贯的生命线。

在治疗的同时,做好接触患者时做好个人防护,治疗床做到“一人一消杀”,每天治疗前后均对诊室、仪器做好消杀。

最近几天,两名护士总是等到厚重的夜幕落下,才脱下层层防护服,下班回家吃饭。

张应华说,“成都新一轮疫情来袭,给医院的多个岗位带来一系列工作压力,虽然辛苦,但大家懂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保持信心和战斗力继续努力工作。”

张应华和袁红燕只是“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微小片段,她两甚至都不在这个微信里。

但她们和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其他3000多名同事,以及院外的成都市高新区教文卫健局、社区、小区物管工作人员,同处成都高新区的这成千上万名工作人员,都是勤劳协作的“工蚁”,共同构筑了“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这个“蚁巢”,所有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蚁后”——封控区重点人群提供医疗服务,保障“蚁后”的生命健康安全。

做好三个“无缝衔接”

确保患者治疗不中断

在不确定的状态下,我们就需要更多提供患者可依靠的支点。

近期疫情变化多端,尤其是一些小区封控后,封控区患者就医成了一大难题。成都高新区封控患者只要联系物管或社区,“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就能迅速启动,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诊疗。

“市一医院疫情管理居民就医协调微信群”由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部2021年6月建立,并制定详细就医流程。

成都市高新区教文卫健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区居委会、街道多方协作,做好三个“无缝衔接”,确保封控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01

一是沟通安排的无缝衔接。居住在封控小区的患者如有就医需求,可先联系居委会,或者拨打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电话(028-60113668)寻求帮助。医院会与居委会、街道、区教文卫健局确认送诊名单。医务人员会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帮助患者平稳度过等待期。

02

二是运送过程的无缝衔接。转运医务人员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确认信息无误后,患者方能乘坐专车送医。转运车直接驶至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封控人员接诊区。患者诊疗结束后,再乘坐专车返回居住小区,全程闭环式管理。

03

三是就诊照护的无缝衔接。如家属无法来院陪护。病人孤单一人就诊,家属放心不下怎么办?医院安排护士小组,为这些患者提供照料照护以及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感。

同舟共济,尽全力保障封控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一次治疗都不能少”。

(文中患者为化名)

成都市

中西医结合医院

图文:外宣办曹一莎

推荐阅读

1.十余名“刘畊宏女/男孩”到我院就诊,健身一定要知道这三件事

2.这个病毒,一旦感染,就终身携带;而大部分成年人都感染过!

3.近视手术多少钱?有没有后遗症?我能不能做?答案全部在这里!

4.我院2名眼科医生接受近视矫正手术:“真香,终于能看清脚上美甲了”

5.近视手术现场曝光:亲眼看她做完全飞秒,我肠子都悔青了

6.打滚、颤抖、绝望……22岁女子“封控区”独居,发出生命求救信息

成都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成都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产妇安颗粒
产妇安颗粒

功效主治:本品的功效是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

产妇安颗粒
产妇安颗粒 杨凌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本品的功效是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

产妇安颗粒
产妇安颗粒 葵花药业集团(襄阳)隆中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本品的功效是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

产妇安颗粒
产妇安颗粒 江苏万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

产妇安颗粒
产妇安颗粒 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

相关检查 更多»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睾酮
睾酮

睾酮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雄激素,血液中的大部分睾酮可与血浆蛋白结合,仅少数以...

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的血清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当人体的免疫球系统遇到外...

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是肝功能常见的检测指标,也是反映胆汁淤积类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Tf)在体内主要运输红细胞以及铁,如机体出现病变影响到红细胞转...

NST试验
NST试验

NST试验又叫无应激检查,主要在妊娠晚期进行,一般在孕34周后开始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