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针(刀)镜技术:“小针孔解决大问题”
“微创针(刀)镜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关节疾病治疗的新型技术,该技术融合了现代医学的电子针镜和传统医学的小针刀及微创外科技术,能够做到在诊疗过程中不破坏整体结构,仅有微细组织结构改变,让手术变成了“针孔小事”。针刀镜技术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局部难治性的神经、肌肉、韧带病变,腰椎病、肩周炎、感染性关节炎(关节内清理坏死组织,置管冲洗)、慢性关节炎的治疗。
技术
市一医疼痛科于2017年率先在省内引进“微创针(刀)镜技术”,并于2019年6月被贵阳市卫健局评定为“省级新项目”,已累计完成各类手术3000余台,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彭星主任、苍成友副主任多次受邀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全国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疼痛年会及省市年会上就该技术作大会报告,并在省内外多家省、市、县级医院开展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
2021年7月,经专家组考核评定,疼痛科被授予“微创针(刀)镜技术”贵州省培训基地,市一医成为该技术继广州南部战区总医院、上海光华医院后国内第三家培训基地。据追踪,学员回院后均开展了针(刀)镜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获得良好效果,对提高临床诊疗技术、培养针(刀)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前期扎实、良好的培训效果,经专家组考核评定,下一步拟升格为“微创针刀镜技术全国培训基地”,培训班将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员培训效果,搭建一个教育、交流、展示成果的良好平台,使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培训班将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员培训效果,搭建一个教育、交流、展示成果的良好平台,使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来源:疼痛科、科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