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区人民健康!广医二院帮扶专家完成宁都首例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左主干分叉病变术
红色血脉连接粤赣,医者初心跨越山河。今年5月,在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正式印发的《“十四五”时期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指导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二院)选派五名业务骨干作为第一批帮扶队员,奔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医院,在这片革命老区的红色故土上,开启了为期半年的驻点医疗帮扶工作。
黄强
近日,与南方医院崔凯教授共同带领团队完成宁都县首例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左主干分叉病变术。
高难度左主干分叉病变
血管内超声巧化解
宁都人68岁的王伯,因胸痛入院,他既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被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变复杂,考虑左主干病变,需先行血管内超声(IVUS)明确冠脉病变,精准定位级评估血管斑块具体情况再决定手术方式。
患者此次冠脉造影显示:右冠优势型,LM尾端约60—80%,前向血流TIMI3级;LAD开口95%狭窄,近中段最重狭窄80—95%,前向血流TIMI3级;LCX近中段狭窄70—80%,前向血流TIMI3级;右冠近中段原支架通畅,中远段弥漫性狭窄80%,前向血流TIMI3级。
上图为术前造影图,下图为术后造影图
王伯病情复杂,若不及时手术干预,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黄强副主任医师率团队迅速研讨,为确保对斑块性质判断及支架大小选择更精准,决定为王伯行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左主干分叉术。在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下,更加科学、精准地制定了手术策略,优化了支架植入,术后再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支架贴壁良好,回旋支开口未受明显影响,手术顺利。
王伯术后很快恢复康健,他激动地握着黄强副主任医师的手:“感谢广州来的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带来了健康福音!”
血管内也能做超声
冠脉“第三只眼”治疗更精准
据黄强副主任医师介绍,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近年来兴起的先进诊断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将头发丝般细小的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进行360°扫描,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提供在体血管腔内的清晰影像。
IVUS被称作冠状动脉的“第三只眼”,能够将冠脉血管内病变“看”得更加仔细,从而精确测定管腔、血管直径以及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质,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均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科学性,避免了经验性支架植入,对冠脉介入治疗策略、支架选择和效果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IVUS可以评估LM病变,比如病变的性质、范围及程度。可制定LM病变手术策略,比如单支架术式还是双支架术式。可帮助选择支架的长度、直径等。可优化LM病变支架植入,比如支架是否膨胀不全,支架是否贴壁不良,支架是否变形,支架两端有没有血肿夹层,病变是否完全覆盖,支架内有没有斑块脱垂,有没有血栓等。
把优质医疗资源留在红色故土
造福老区百姓
作为广医二院医疗帮扶队长,黄强副主任医师表示,红色文化孕育红色故土,革命老区值得拥有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优秀的医学人才,未来将进一步根据宁都县人民医院的帮扶需求及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我院优势学科的专业特长,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帮扶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救治能力、医院建设及管理水平,守护老区人民健康,为革命老区健康卫生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广医二院作为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双一流”高校附属医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此次跨区域对口帮扶工作是广医二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医院选派了心血管内科黄强副主任医师、信息科副科长力竟成高级工程师、神经内科梁睿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冯巨滨副主任医师和血管外科陈松伟副主任医师五名业务骨干作为第一批帮扶队员,以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新技术新业务和医院科学管理水平为重点,为宁都县人民医院建设一批临床专科、培养一批医疗骨干、完善一批医疗管理制度,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宁都县人民医院医疗水平全面提升,真正解决老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为宁都县人民医院建成赣东南区域诊疗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心血管内科
编辑|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