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急性脑梗命悬一线
“幸好医生发现和抢救迅速及时,才保住了我的命,还没有落下失忆、半身不遂、说话不利索等后遗症。”术后康复的林爷爷乐呵呵地说。几天前,林爷爷因为腹胀到高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医,突发脑梗,所幸医护反应迅速,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取出右椎动脉内“绿豆粒”血栓一枚,助林爷爷逃离鬼门关。
身体一向健康的林爷爷已有75高龄,是高州市潭头镇人。最近因腹胀来到高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就医,入院当天下午突发四肢无力,不能独自站立及行走,反应差,言语不清,剧烈腹部不适随即呕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林爷爷心有余悸:“不停呕,头很痛,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想喊护士都没力气,老伴还在赶来医院的路上,幸亏医生护士查房及时发现。”
消化内科医护第一时间把林爷爷送到CT科查颅脑CT,排除脑出血后邀请神经内科三区专家会诊。神经内科专家指出:“患者既往有心脏房颤病史,目前未排房颤引起急性脑动脉栓塞可能,需要立即行介入造影探查脑血管。”
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专家团队与患者家属老伴紧急电话沟通,得知她已在前来医院的大巴车上,医生告诉她林爷爷的病情,讲明来医院介入室的路线,需她的签字同意方可行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不到二十分钟,林爷爷的老伴来到医院介入室,专家团队与她进行快速沟通,林爷爷需立即行介入取栓术,采用的是微创介入方法,不开刀,在皮肤、血管上作直径2至3毫米的微小通道,在造影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纤细的导管进入堵塞的动脉,到达并穿过血栓处,便展开支架捕捉,取出支架的同时也将血栓带出,林爷爷的老伴签字同意手术。
充分消毒后,由神经内科三区黄汉宁主任带领的专家团队为林爷爷进行局部麻醉,于右股动脉作一个3毫米的穿刺点,借助超滑导丝将“猪尾巴”导管由右股动脉经髂总动脉、腹主动脉、主动脉弓,行主动脉弓造影及颅内血管造影,分别选择右侧颈内动脉、右椎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左椎动脉造影。最终,在右椎动脉V4段发现一枚血栓,专家团队果断展开导管前端支架抓捕右椎动脉内的“绿豆粒”血栓,大小约3毫米×3毫米×4毫米,仅用60分钟成功取栓。
黄汉宁主任表示:“患者的四条脑血管已有三条陈旧性闭塞,右侧颈内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左椎动脉造影见大量毛细血管呈烟雾样增生、长期没有血供。唯一供血给脑组织的右椎动脉突发急性栓塞,唯有通过导管介入抓捕血栓,将堵在脑血管重要高速通路里的‘元凶’揪出来,他才能得救。”
据悉,对颅内小血管栓塞,4.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给予静脉溶栓药物开通脑血管可以使缺血濒临坏死的脑组织得到救治;但对大血管堵塞,4.5小时内在静脉溶栓基础上,应该立即行介入取栓术,因为大血管栓塞静脉溶栓开通率明显低于小血管栓塞静脉溶栓,动脉取栓介入治疗对于迅速开通发生栓塞的大血管、恢复血流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是治疗大血管栓塞、使血流恢复通畅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