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定制”膝关节置换 老妪5年“废腿”重新走起
“站不了,走不了,上厕所、洗澡、穿衣服,就连倒开水都要人伺候。”5年来,因患右胫骨骨缺损、右膝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合并重度内翻畸形,右腿像废了一样无法走路,这让年近六旬的许婆婆难以开怀。
如今,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关节骨病外科,受益于先进的数字医学和3D打印技术,许婆婆成功接受了“量身定制”的右胫骨修复以及右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三天即可自行下床走路。“感谢医生让我重新走起来,让我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现已康复出院的许婆婆开心地说。
来自高州市南塘镇中心坡甘帐村的许婆婆遭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侵蚀,病情早期时还能跛脚行走。随着时间推移,她右膝关节的疼痛及内翻愈加严重,以致5年前已是要杵着棍子走路了,而最近半年更是只能依赖助行器才能艰难地走上几步,失去了自行站立及行走能力。上个月,家人带着许婆婆前来就医。
“在长年磨损下,许婆婆的右胫骨骨缺损,右膝关节内翻畸形超过30°,已是处于膝关节疾病终末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重建关节并恢复行走的有效途径。”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州市人民医院关节骨病外科钟诚凡主任表示,关节假体必须依靠胫骨的支撑受力,所以右侧胫骨缺损的部位要先修复。但是,如果使用传统的骨水泥、异体或自体骨植骨等技术修复该部位,难以做到精准匹配,会影响整个膝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和寿命。
面对难题,多学科合作攻坚。该院数字医学与3D打印临床研究中心出手了,通过计算机采集精细的数据,在3D打印技术的加持下,为许婆婆打印出可以精准匹配的右膝关节置换假体以及胫骨修补组件模型。
在3D模型的帮助下,关节骨病外科团队得以直观地进行手术预演和方案改进,最终确定了最适合许婆婆的手术方案,然后通过精准的3D模型为她“量身定制”了右膝关节置换假体以及右胫骨修补组件。
3月底,钟诚凡主任带领关节骨病外科团队为许婆婆实施了右胫骨修复以及右膝关关节置手术,手术历时2小时30分钟取得完满成功。
据悉,许婆婆的成功手术并非偶然,该院早在2014年7月就引入3D打印技术,开展了广东首例3D打印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经过多年发展,该院已在心胸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等临床科室开展数字医学及3D打印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12月,该院获得由钟世镇院士、黄文华教授团队倾力建设并依托南方医科大学成立的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青睐,双方联合成立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基地。如今,基地常驻博士2名,硕士10名,目前正在开展3项茂名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研究以及3项博士后研究课题,资助资金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