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安全、快速康复——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让您朝“换”夕“行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高石军主任带领手术团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与直接前方入路(DAA)相融合方式,成功为一名64岁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该术式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患者术后当天即可负重下地,术后第四天顺利出院。
今年64岁的王女士年轻时就患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髋关节逐渐变形,王女士的疼痛感日渐加重,以至于走路、上下楼、蹲起等简单动作也难以完成,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期间王女士曾四处求医问药,采取过多种保守治疗手段,但均无明显疗效。最终,饱受疼痛折磨的王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慕名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寻求重回“无痛”生活的希望。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主任高石军接诊后,为王女士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问询和查体,结合影像检查结果,经过严格细致的评估,王女士被确诊为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并建议尽早入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同时告知了患者关节假体已经正式集采的好消息,安慰患者不用过于担心经济压力,安心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髋关节重度病变的标准技术,目前经常采用的外侧入路及后侧入路等术式,虽可以获得较为肯定的远期疗效,但术中均不可避免切开重要肌群,术后康复周期较长、脱位率较高。入院后,高石军主任带领团队仔细评估王女士的各项检查结果,术前进行缜密分析、反复讨论,并与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大力支持下,决定为患者实施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
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相比,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切口更小,而且利用了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之间的间隙显露髋关节,对入路周围的肌肉基本上没有切开损伤,因而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功能恢复更快,患者术后很快便可下地行走和坐厕,下肢活动体位不受限制。更重要的是,DAA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极低,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因此,此类手术方式可以称得上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入路。而与近年来从国外传入的平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高石军主任开展的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且不需要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的专用手术牵引床,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适用DAA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优点虽多,但是手术入路周围存在众多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实施难度大,对术者和团队配合有着更高的要求。术中,高石军主任亲自主刀,从患者大腿前方肌肉间隙直接进入髋关节,避开血管、神经,减少对肌肉、血管的创伤,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无需输血,精准放置人工关节。术后当天王女士即可负重下地,术后第四天顺利出院。
据了解,目前高石军主任带领手术团队采用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疗效显著,患者普遍反映术后康复速度快,功能恢复好,生活质量高,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年门诊量约10万人次,年手术量1万人次,作为国内知名的关节专业科室,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关节外科各项专科疾病的治疗和探索:较早地开展了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等高难度人工关节手术,较早地提出并贯彻了关节疾病阶梯治疗、微创治疗、外科加速康复原则ERAS等先进理念,获得了较高的行业认可度、社会知名度和患者满意度。
目前,河北省已实施关节假体集中采购相关工作,髋、膝关节置换病人数量大幅增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采取的这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无需特殊关节器械,均可采用集采范围内的人工关节,不仅解决了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增强了患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