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遭遇偏头痛,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近日,我院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对1例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患者成功实施了介入封堵手术,让花季少女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重获新生。
小花(化名),是一位年仅13岁的初中生,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她从6、7岁开始反复有头痛发作,偶有先兆,视物有“马赛克”遮挡感,每次发作头痛严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曾到多家医院诊治均无明显改善,并因此产生了严重的抑郁症,2021年曾在专科医院诊断“伴有精神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需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今年6月父母带着小花慕名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经相关检查排除了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行发泡试验提示阳性,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卵圆孔未闭,神内医生充分分析评估后考虑小花的偏头痛发作可能与PFO相关,遂将小花转至心内科进一步诊治,经予完善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提示有中等量房水平右向左分流,最终确定引起小花偏头痛的罪魁祸首就是PFO。
食道超声结果
右心声学造影结果
类似小花这种低龄患者行PFO封堵手术在各大医院均不多见,考虑到小花的偏头痛发作已严重影响到她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且偏头痛与PFO存在相关性,在经过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充分讨论评估后一致认为有进一步行PFO封堵手术治疗适应症。手术由心内科王晓冬主任医师及杜国勇副主任医师主刀,凭着精湛的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室韦柳香副主任医师及介入科技术人员协助下,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封堵手术,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术中即刻经胸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残余分流,对上下腔静脉、二尖瓣、三尖瓣、肺静脉无影响。超声及DSA下行牵拉试验显示封堵器固定牢固无移位,患者无任何不适。
卵圆孔未闭封堵过程的X线影像
术中心超结果
术后复查心超提示PFO封堵术后,无残余分流。
术后小花未再有头痛发作,整个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较前有了明显改观,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说是重获新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再次充满了信心。
出院前合影
王晓冬主任介绍,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不明原因卒中、偏头痛为主,也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明原因的头晕和晕厥,甚至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实际上在临床中,卵圆孔未闭并不少见,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它可通过心脏超声诊断出来,成年人人群检出率约为25%。但大家曾一度对卵圆孔未闭了解不充分,也没有认识到它的致病影响。卵圆孔未闭导致隐源性卒中的机制,是由于来自静脉系统的栓子或代谢物质通过异常通道进入体循环,当出现和卵圆孔未闭相关的偏头痛或者反常性脑梗塞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既往卵圆孔未闭需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大、花费多、风险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介入封堵治疗成为主流。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介入封堵术永久性关闭卵圆孔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介入堵住小洞,成功率高、无切口、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有效防范脑卒中再发,根治或缓解偏头痛症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我院心内科先心病介入技术在心内科刘杰主任领导下迅速发展,目前可独立完成包括PF0伴房间隔膨胀瘤、巨大房间隔缺损、多孔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技术难度较高、并发症多的先心病封堵手术,期待着能为更多的先心病患者使用微创技术解决心头大患。
卵圆孔,心脏里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结构,因其为卵圆形,故名卵圆孔。其在胎儿时期是没有闭合的,因为血液要从此孔流过。出生后,由于新生儿的肺开始工作,卵圆孔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开始慢慢弥合。大约在小婴儿半岁至一岁时,卵圆孔就会弥合。不过,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卵圆孔并不能完全闭合,会留下大小不等的缝隙,像门帘一样隔在左右心房之间,这种情况就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
PFO通常无症状,但未闭严重则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不明原因卒中、偏头痛最为多见,少数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不明原因的头晕和晕厥、眩晕、减压病、癫痫,罕见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
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适应证:
①隐源性卒中或TIA合并PFO,有中-大量RLS;或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仍有复发;或有明确DVT;
②顽固性或慢性偏头痛合并PFO,有中一大量RLS;
③PFO合并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瓣膜功能不全,有中~大量RLS;
④斜卧呼吸一直立型低氧血症伴PFO,有中-大量RLS;
⑤高危PFO:PFO合并ASA或间隔活动度过大、大的PFO、PFO合并静息RLS;
⑥年龄18~60岁(合并明确cs,年龄可适当放宽)。
相对适应证:
①偏头痛合并PFO,有中量RLS;
②PFO伴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长期坐位或卧床等),有中量RLS;
③PFO伴颅外动脉栓塞;
④合并PFO的特殊职业(如潜水员、飞行员等);
⑤临床难以解释的缺氧合并PFO。
团队介绍: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有3个病区,包括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总床位109张。心内科有医生30余名,其中博士4人,硕士24人,正高5人,副高11人,护理团队64人。
重点开展的技术:冠心病复杂血管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脉动脉内旋磨术、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或血流储备分数(FFR)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术(IABP)、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经血管心脏射频消融术、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左心耳封堵、永久起搏器置入术、ICD与CRT植入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ICE指导下肥厚型心肌病射频消融术、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直立倾斜试验、心脏康复建设。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一个年轻、强大、温暖的集体,竭诚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务!!
刘杰,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内科一病区主任,教授、医学硕士。广西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准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南宁市胸痛中心副主席。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20余年,2013-2014年到中国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冠脉介入和外周血管疾病介入、2016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学习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擅长复杂、高危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左主干及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CTO)、钙化病变),熟悉各种冠脉介入技术(各种分支支架术、冠脉斑块旋磨术、冠脉内超声检查、冠脉血流分数储备、正、逆向开通CTO),擅长外周动脉疾病介入(包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率先在南宁市级医院开展了国内领先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并取得了良好疗效;熟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大动脉炎、纤维肌发育不良的诊断、药物及手术介入治疗;常规开展肾上腺静脉分侧取血(AVS)等继发性高血压介入检查。拥有专利1项、主持及参与卫健委课题多项、参与国自然课题1项、获广西适宜技术推广奖3等奖、参与翻译心血管著作《心脏导管手册》,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王晓冬,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副主任,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任广西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广西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年,曾到奥地利ST.Polten州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深造。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治,熟练掌握冠心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及先心病经导管介入诊疗技术。
服务信息
总院(七星路89号)
急诊科:0771-2833120
导医台:0771-3919600
预约服务电话:0771-3919605
公共交通线路:市内乘坐11路、212路、60路、802路、80路、89路、97路、10路、11路、46路、701路、地铁1号线新民路站。
青秀分院(南宁市青秀区仙葫大道东139号)
急诊:0771-2235800
非急救咨询:18077120687
养老咨询:15878818400
来院路线:乘坐87、701、703路公交车至“邕宁区交通局站”下车,步行100米即到。
埌东分院(青秀区悦宾路9号)
急诊:0771-5581259
总值电话:18978903220
公交线路:604路、76路、45路、211路。
民主路体检中心(民主路20号)
服务电话:0771-2636285
金浦路体检中心(金浦路3号)
服务电话:0771-5501351
撰稿|王晓冬
审核|刘杰
编辑策划|宣传科
责任编辑|何胜
监制|宣传科
网址|www.nn1yy.com
邮箱|db263628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