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痛久治无效?快来看看这种方法
今年70岁的吴阿姨右肩疼痛快半年了,刚开始的时候疼痛还能忍受,肩部活动也基本正常,但过后右肩疼痛逐渐加重,活动也开始受限,曾经接受过药物口服及外敷、针灸推拿还有理疗等治疗,但效果不太明显。最近1个多月吴阿姨更是常在深夜痛醒,手臂不能抬高,梳头、穿内衣都成为问题。
近日,吴阿姨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郑侠海就诊,完善右肩的磁共振检查(图1)后考虑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右肩MR平扫报告
在为吴阿姨进行数次理疗还有康复训练后,她右肩的活动稍微改善,但疼痛仍未缓解,对此,郑侠海考虑疼痛与肩峰下滑囊还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等结构的炎症相关,为了更精准地治疗该部位的炎症,帮助吴阿姨减轻疼痛,我们推荐超声引导下的肩峰下滑囊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注射治疗。
与传统的“盲穿”相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时,可通过实时的超声图像对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在注射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方向及剂量,同时通过观察血管、神经的位置,降低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治疗的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如图3所示,可以在屏幕上看到针尖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把药液注进肩峰下滑囊。
穿刺图示
在完成治疗的当天,吴阿姨就跟医生反馈右肩的疼痛有了明显缓解,右手上举的角度也有了明显增加。在配合进一步的康复训练后,吴阿姨的肩关节活动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夜间也不再有肩痛的困扰。在我们看来,针对吴阿姨的病情,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能够做到真正的“对症下药”!
我院康复医学科现已开展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及小针刀松解治疗1年余,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现开展超声引导下治疗的主要适应症有:
①慢性软组织损伤或炎症:肌肉肌腱损伤、韧带损伤、肌腱炎、腱鞘炎、滑囊炎及筋膜炎等。
②局部神经受压:如腕管综合征、坐骨神经卡压等。
③骨性关节炎:如膝关节、掌指关节等。
④全身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局部疼痛: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
肩关节疾病知多D
郑侠海指出,肩关节是复合结构,灵活性高但稳定性低,其解剖结构复杂,在外伤、劳损等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发生病变,导致肩关节疼痛。在临床上,肩关节痛是困扰老年人的重要临床症状,其主要病因有肩袖疾病(如肩袖损伤等)、关节炎及周围结构炎症、冻结肩等等。肩峰下滑囊位于肩关节上外侧内、外肩袖之间,主要有助于促进肌腱/肌肉的滑动,是肩部疾病中最常发病的部位。当其发生炎症时,可挤压冈上肌腱,诱发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部解剖图
肩峰撞击综合征又称肩关节撞击综合征(ImpingementSyndromeoftheShoulder),患者多以肩痛、主动活动受限就诊,是临床上肩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在病变初期,肩部的疼痛一般在运动时出现,如上举、前屈等活动,在休息时一般无疼痛。当病情进展,患者肩部可出现静息痛和夜间痛、不能向患侧卧,夜间常因疼痛而发生睡眠异常,并逐渐开始出现肩部活动障碍,部分患者甚至感觉肩部力弱,尤其是外展或上举时会有明显无力感,此时,应警惕是否存在冈上肌腱损伤。
由于肩部活动频繁,如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冈上肌腱因反复的挤压、损伤而出现撕裂甚至断裂。因此,临床上处理肩峰撞击综合征时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病情初期多采用保守治疗,如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理疗、针灸推拿等,并注意适度休息与适当功能锻炼。当疼痛持续、功能受限明显时,则可采取局部的药物注射治疗、小针刀治疗等。当发生冈上肌腱损伤且关节功能障碍明显时,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可以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康复医学科郑侠海主治医师(每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就诊,或者拨打电话020-81553713咨询。
专家介绍
周斌
康复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与关节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运动与创伤康复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专业“交叉”背景,对传统康复及现代康复均有全面了解与系统掌握,在骨科术后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截瘫、中风偏瘫、颈肩腰腿痛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上具有丰富经验。参与和主持多项不同级别科研课题,在省级以上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出诊信息
芳村分院: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芳村分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芳信路121号
专家介绍
郑侠海
针灸推拿学硕士、主治中医师
出诊信息
芳村分院:
周二上午及周四下午2楼康复医学科门诊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芳信路131号
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15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科室坚持高质量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临床学科。科室专家担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骨科康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运动与创伤康复分会委员等科室自2020年起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课程教学,科室与国外权威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学术交流,目前有多项在研课题,每年接受各类进修人员、住院医师、实习生等近百人,每年举办及参与多场学术会议、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科室运营包括病房和门诊两部分,病区开放病床38张。科室现有康复医师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康复护士15人、康复治疗师6人。
科室诊疗范围
1.骨科康复:包括运动损伤康复、骨科疾病保守治疗、骨折术后康复等。如肩袖损伤、踝关节扭伤、交叉韧带损伤等各种运动损伤的康复;稳定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等各种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脊柱、四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术后、手外伤术后、截肢术后等导致的肌肉骨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
2.神经康复:脑卒中、脑外伤或颅脑术后导致的偏瘫、平衡障碍、言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
3.老年康复:老龄化造成的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
4.脊髓损伤康复:脊髓伤所致截瘫、四肢瘫、二便功能障碍等。
目前康复医学开展项目
1.中医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火罐、中药封包、中药涂擦、中药熏洗、耳针、穴位注射、热熨疗法、刮痧等;
2.运动疗法:Rood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步行训练、核心肌力训练等;
3.作业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手指精细活动训练、感知和认知训练等;
4.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超激光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等;
5.言语吞咽及认知治疗:言语治疗、吞咽治疗、认知治疗等;近年来,学科在领域不断沉淀、厚积薄发,已形成鲜明的专科品牌与特色。
一、神经康复科室在高级生命支持的基础上,高效整合人力、物力和技术,为神经康复对象提供个体化的康复管理。
全面开展以下康复技术:①经颅磁促醒技术②清洁间歇导尿技术③膀胱压力测定技术④Rood技术⑤Bobath技术⑥Brunnstrom技术⑦PNF技术(神经肌肉促进技术)⑧认知语言训练⑨构音功能训练⑩吞咽功能训练等。
二、骨科康复科室关注骨科康复,在运动损伤康复、骨科疾病保守治疗、骨折术后康复方面经验丰富。
科室常规开展以下骨科康复诊疗技术:①关节松动术②运动功能评估技术③静态持续牵伸技术④脊柱侧弯诊疗技术⑤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技术⑥筋膜松解治疗技术⑦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等,在临床疗效方面取得好评。
三、老年康复科室拥有一支医疗技术精湛、护理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在老年常见病的康复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均有很好的疗效。科室积极开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神经肌肉再教育及协调训练、文体训练、危险管理等多种形式,秉持“爱心、孝心、责任心”的三心原则,为医患提供优质的医护服务,力争创造老人舒心、家属放心的医护环境。
供稿:郑侠海
排版编辑(实习生):黄山岳
校对编辑:李龙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