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颜值刺客”,全生命周期管理来捉拿!
每天给娃刷牙还是长了蛀牙
娃儿牙齿太乱不好看
大龅牙影响美观
......
面对来自口腔的“颜值刺客”
家长们一般选择让怎么做?
长蛀牙怪吃糖?
错错错!
别再怪吃糖了!孩子长蛀牙,可能是这几件事没做好!
牙不齐就矫正,越早越好?
别内卷!
儿童矫正越早越好?别再这样做了!
点击链接先收藏好对症治疗的方法哦!
虽然我们持续关注宝宝口腔健康
“对症下药”给出过一些建议
但有家长提出
有没有长期的口腔健康管理方案
能多方位、个性化地解决孩子口腔健康问题
﹀
﹀
﹀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
给你们安排!
PART.01
什么是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就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及其生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口腔健康跟踪管理,针对不同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定期回访,对于各类口腔疾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PART.02
为什么要进行
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部分,WHO(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列为健康十大标准之一。
我国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也明确指出:应加强健康教育,推动实现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
反观国民口腔健康现状,龋病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为50%以上,牙周病为80~90%(二者为造成人类牙齿缺失的第一、二大类疾病);同时,据调查显示,我国人民口腔健康常识严重缺乏:52%的人认为人老了必然掉牙;96%的人未听说过牙线;49%的人认为牙龈出血是自然的;61%的人不懂得如何选择牙刷。
无论是从口腔疾病的高发还是民众口腔健康知识的匮乏出发,都提示我们应该落实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以更好地实现全民口腔健康。
PART.03
对于各年龄段儿童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这里,给大家送上《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指导手册(儿童篇)》。
0-6月龄(乳牙未萌出前)
1.注意正确喂养姿势,避免平躺喂奶;
2.避免嘴对嘴亲吻、直接喂食、共用餐具,导致婴儿感染致龋菌;
3.家长帮助清洁口腔,喂奶后用温水清洁口腔,早晚手指缠清洁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口腔。
6月龄-3岁(乳牙萌出期)
1.第一颗乳牙在4个月-1岁左右萌出,2岁半到3岁20颗乳牙完全萌出;
2.1岁以上戒除奶瓶喂养,避免夜间喂奶;
3.增加喂养富含粗纤维食物,锻炼咀嚼功能;
4.家长帮助清洁口腔,早晚刷牙,晚上刷牙后避免进食;
5.在萌出第一颗乳牙后即可完成第一次口腔检查,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以后每3-6个月于专业儿童口腔医生处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
6.经专业儿童口腔医生评估为中高龋风险儿童建议每3-6个月进行涂氟;
(涂氟可增强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
7.外出游玩加强监护,避免乳牙外伤。
3-6岁(乳牙列期)
1.家长站在儿童身后帮助清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晚上刷牙后避免进食;
2.使用含氟儿童牙膏,用量为豌豆大小;
3.坚持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接面;
4.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每3-6月在专业儿童口腔医生帮助下进行涂氟;
5.3-4岁左右对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乳磨牙本身有较深的窝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因此很容易发生龋坏。而窝沟封闭则是利用材料将窝沟填充封闭,使其不容易藏匿食物残渣,易于清洁;
6.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包括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
7.为了避免影响儿童颌骨生长发育,乳牙地包天需早期干预,最佳矫正时间为3岁半至4岁半。
6-12岁(替牙列期):进入换牙阶段
1.多食用富含粗纤维食物,加强咀嚼,利于牙齿正常替换;
2.牙膏逐步过度到成人含氟牙膏;
3.家长监督并训练儿童刷牙及使用牙线,并检查刷牙效果,必要时需帮助补充清洁;
4.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全面检查,评估专业用氟必要性以及早期矫正必要性;
5.6-8岁时,不经过替换在上下左右的位置直接长出六龄牙,应及时进行窝沟封闭;12-14岁时对第二磨牙行窝沟封闭;
六龄牙位置
6.对于需要经常参与剧烈运动如滑雪、打篮球的小朋友推荐佩戴运动护齿套。
12-18岁(恒牙列期)
1.加强口腔卫生管理;
2.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使用成人牙刷及含氟牙膏;
3.定期进行口腔全面检查;
4.运动时佩戴运动护齿套,预防牙外伤。
暑期到了
德医口腔科为儿童青少年们
安排了福利!
一
口腔正畸专科、儿童早期矫治专科就诊绿色通道,儿童牙外伤就诊绿色通道;
二
口腔正畸科、儿童早期矫治专科、口腔儿童牙科周末门诊(周六全天);
三
所有就诊儿童免费建立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档案;
四
所有正畸矫治减免方案设计费600元;
五
进口陶瓷托槽矫治(半隐形):再免除保持器费用(1200元);
六
无托槽隐形矫治(隐形牙套):再免除保持器费用(1200元),还送家庭牙齿美白(800元)+口腔护理旅行套装。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