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趋优!我院连续四年居全国地市级医院第六位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近日,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补贴发放方式将延续2021年相关政策。
11日,北京冬残奥会倒数第三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共获得4金5银6铜,以14金14银19铜的成绩暂列奖牌榜第一位。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目前,我国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神舟十三号乘组状态良好,计划于4月返回地面。
当地时间11日,巴基斯坦空军在卡姆拉举行首批6架歼-10CE接装仪式。这标志着中国新一代航空主战装备已正式列装巴基斯坦空军,实现了中国新一代航空主战装备成体系、成建制出口。
土耳其最大城市强降雪严重影响交通航班被迫取消,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遭遇强降雪,航班以及海上和公路交通受到影响,学校被迫停课。
美国白宫于当地时间10日举行简报会,向大约30名在美国TikTok视频平台颇具影响力的视频博主,通报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情况。
据日本冲绳县警察总部消息,当地时间12日中午12时46分左右,在伊江村的伊江岛机场有小型飞机坠落起火。
当地时间12日,位于俄罗斯西部城市沃罗涅日的一栋9层居民楼内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
中国红十字会向乌克兰红十字会援助的第二批人道主义物资于3月12日搭乘航班从北京启运。物资包括食品、睡袋和防潮垫等,将帮助乌克兰红十字会救助更多受冲突影响的流离失所者。
日前,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和四川省财政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合计43条纾困政策,以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餐饮业领域共提出7条措施。主要内容是,年内对餐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按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贴支持;以单位方式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企业,可申请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并免收滞纳金。
零售业方面的5条纾困措施中,重点是统筹中央、省级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并改造升级县域商超、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服务中心和农村便利店,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旅游业方面,纾困措施共计7条。主要内容为,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并强化银企合作,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pexel,可商用
贴纸:135编辑器
文字:来源于网络,请自行替换
2022年7月8日-9日,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在厦门举行,并发布了《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2)》。
在激烈的全国地级城市百强竞争中,我院稳居“2021年全国地级城市医院100强”第6位,常年蝉联粤东首位。
同时,在本次公布的2021届地级城市医院专科排行榜前30强榜单中,包括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妇科、产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儿内科、健康管理科等18个专科,我院均榜上有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院稳中趋优、持续突破、影响力俱增的一年。我院紧密围绕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广东的目标,作为广东省“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推动医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
学科建设与医疗技术重点突破。我院持续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专科能力建设,2021年新增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国家呼吸中心协同单位、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中心等“国字号”品牌,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49项,手术“含金量”高,急诊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量占比全国最高,实施全球最小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一期双侧人工肘关节置换术、中华骨髓库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耳内镜下听神经瘤切除术等高难度医疗技术。
&
医疗服务与信息化建设加速创新。医院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行日间手术及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开启“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多个专科专病门诊,深入开展护理延续服务;入选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实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
科研管理与人才建设提质增效。2021年医院获得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45项,专利授权27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0篇;引进多名博士、博士后,制定人才双聘制实施细则并引进多名专家。作为区域医疗人才培养中心,医院成为广东省试点开展住培联合体试点培养工作,规培教学工作屡获佳绩。
&
援外事业与社会担当享誉海内外。我院整建制组建的第10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远赴非洲加纳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历史性地开展多项加纳医疗史上首例手术、中加友好医院首例手术,累计服务当地患者、驻加华人超1.6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410例,工作量创历届医疗队之最。同时,医院积极响应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组织队伍赴广州、东莞等地参与支援采样、流调等工作;医院派出240余名医护人员前往多个疫苗接种点开展支援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医院开展急救公益培训27场,党员志愿者下乡送药服务约5000人次,宁养院全年服务人次超过6000人次。
“汕大模式”医联体整体升级。在过去的一年,医联体总医院成果丰硕,总开放病床3605张,总诊疗超过277万人次,总诊疗、门急诊、手术室手术例数等指标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院本部派出216名人员到医联体单位医院和合作平台全职工作。在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重要力量之际,医联体内打造了9个“国字号”学科品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8项,累计获各级报道384篇次,医联体内各单位工作亮点突出。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新的征程,医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三甲复评为抓手,以高水平医院建设为动力,开拓进取,久久为功,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