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药酒不可随便泡 饮用风险可不少
近日,广西南宁发生了一起5人聚餐饮用自制药酒后,出现3人中毒,一人死亡的事故。据了解,此起事故中,他们饮用的自制药酒是外用的自制青藤酒。
那么自制药酒是否能饮用?
发生中毒突发事故,
如何应急处理?
来看看
市一医院医生怎么说。
在百度搜索“自制药酒、中毒”字样,出来了很多关于报道自制药酒中毒的案例,这些自制的药酒有饮用,也有外用的,已不是个别现象。
急诊科主任杨保生
“我院也接诊到散发的、因饮用自制药酒中毒的患者,我还曾见过一些患者,误信民间偏方,用白酒浸泡铁树的果实制成药酒饮用,结果中毒入院治疗。”
药酒涉及两个层面,药酒首先是酒,其次是药。常见的制作药酒使用的酒度数为50度至60度,酒精含量高,属于高度白酒,不同体质的人,饮高度酒易引起酒精中毒。
急诊科主任杨保生
“喝酒是没有安全剂量的。但从饮酒上,不主张喝酒,醉酒一次相当于得了一场肝病。”
杨保生介绍,药酒多见于动物类药酒,如使用毒蛇、蝎子、乳鼠等浸泡药酒,且不说能不能治病,但这类动物本身含有寄生细菌,属于异体高蛋白,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植物类药酒,如使用何首乌、巴戟天、罗汉果、枸杞等泡酒,但制作的工艺,使用的原材料,药与酒的配比等很考究,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产生的反应也不同,误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会引发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等中毒现象。
因此,
不主张随意饮用药酒。
如真的有需求,
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泡制或饮用。
如果发生药酒中毒事件,
应如何应急处置?
医生
建议
症状轻者,可自行观察病情变化、多喝水稀释体内酒精药物浓度,休息好即可。
症状严重者,如已出现恶心、呕吐、过敏、发热、出皮疹等情况,应及时送医治疗。
来源|急诊科、西江日报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