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体外钩针 安庆市立医院多学科实施罕见胸骨旁疝手术
近日,安庆市立医院心胸外科团队联合小儿外科成功完成了一例罕见的胸骨旁疝手术,为患者解决了近来困扰的“心病”。
家住岳西的孙先生近年来在活动后有心慌胸闷症状,并没有过多在意。一个月前外伤后症状明显加重,感觉有一只无形之手压迫着心脏,行胸部CT检查发现心包前方的纵膈区域有一巨大占位,最长径达19厘米,考虑纵隔脂肪瘤可能,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孙先生慕名就诊于安庆市立医院心胸外科,接诊的詹必成副主任医师仔细阅读患者CT图片,发现在孙先生心脏前有一长19厘米,厚8厘米的脂肪影,通过胸骨后裂孔与腹腔相通,并非简单的纵膈脂肪瘤,很可能是罕见的胸骨旁疝。
胸骨旁疝又称为Morgagni疝,是指腹腔脏器经胸肋三角突入胸腔心膈角区,本病少见,占膈疝的3%-5%。由于该疾病发病率低,正确的诊断尤为重要。治疗组通过详尽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鉴别诊断,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技术,明确诊断为胸骨旁疝。该病发病率虽低,但一旦发生肠梗阻、肠绞窄等严重并发症,致死率非常高,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疝入组织太多,压迫心脏影响孙先生的心功能,需尽快手术。传统手术以开胸、开腹手术缝合修补,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近些年有报道使用腹腔镜进行胸骨旁疝修补,但胸骨旁疝胸骨侧缺乏良好的着力点,腹腔镜下手术缝合、打结的难度非常大。治疗组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到体外钩针技术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而安庆市立医院小儿外科早在几年前已采用这项技术并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通过与小儿外科徐冰主任的沟通和充分论证,均认为该项技术亦适用于成人胸骨旁疝。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心胸外科首席专家、院长刘建及科主任陈剑指导下,詹必成副主任团队与小儿外科徐冰主任联合实施了腹腔镜下胸骨旁疝修补术,进入腹腔后,术中情况与术前预判完全一致,在患者胸骨后有一个5cm大小缺口,大量大网膜组织和少量横结肠进入心包旁,如不及时手术,后果不堪设想。按规划好的方案,借助小儿外科的体外钩针技术,在手术室、麻醉科团队的协作下顺利完成这例罕见胸骨旁疝手术。术后患者心慌胸闷症状消失,复查CT见心包旁脂肪组织完全消失,心脏受压得到解除,而且手术创伤小,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术后第4天即康复出院。
近年来,心胸外科在首席专家刘建和科主任陈剑的带领下,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开拓思维,借鉴优势技术,鼓励技术创新,学科建设突飞猛进,手术种类越来越多,新理念、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当中。同时,在常见疾病包括肺结节诊治及食管癌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省内领先,在胸外科少见疾病包括纵隔巨大恶性肿瘤、中央型肺癌袖式切除、结肠代食管手术以及胸外科罕见疾病治疗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微创技术解决了许多临床问题,在皖西南地区的老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