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临床技术品牌、提升医疗专业水平 上海市儿童医院首批专病诊治中心挂牌
为贯彻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发展战略,提升上海市儿童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树立临床技术品牌,上海市儿童医院首批专病诊治中心日前正式挂牌成立。首批挂牌的9个多学科专病诊治中心和13个单学科专病诊治中心将围绕打造技术品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专业水平、增强整体实力的目标,实现临床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医院可持续发展。
首批挂牌的专病诊治中心分多科专病模式和单科专病模式两种模式:前者由多科室共同合作提出开发,从各个专科专业角度共同协同治疗专病,整合临床技术资源,优化临床业务流程,对专病病人实施会诊、转诊治疗,并对专病诊治情况定期开展研讨、交流;后者由一个临床科室完成专科专病诊治工作。专病病种多为疑难、危重、罕见病,代表专科特色、在国内或市内有一定领先水平。
每个专病诊疗中心都由科内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负责,通过打造专科技术品牌、专科专病门诊、MDT诊治平台等方式,能够建立专科诊治特色,更好地为儿童服务,同时围绕专病诊治,优化人力、设备、场地、经费等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结构更合理、效益更高。建立专病诊治规范和临床路径,探索专病诊治新技术,提升专病诊治技术水平。另外这一批专病门诊的成立有利于建立专病数据库,积累临床资料和经验,为专病诊治的临床研究循证依据和新思路,提升学科专科专病医教研的整体实力。
目前,首批专病诊疗中心共成立9个多学科专病诊治中心,包括儿童喉气道疾病多学科诊治中心、儿童痉挛性脑性瘫痪诊治中心、儿童实体瘤多学科诊治中心、儿童食管狭窄诊治中心、儿童性发育异常诊治中心、儿童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中心、高危儿生长发育评价与早期发展促进中心。另外还成立了13个单学科专病诊治中心,包括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心、儿童复杂性斜视诊治中心、儿童咳喘诊治中心、儿童口腔早期矫治诊治中心、儿童尿道修复重建中心等。
以高危儿生长发育评价与早期发展促进中心为例,上海市儿童医院自1999年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出院的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自2013年2月起,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建立“多学科合作的高危儿整合门诊”,整合上海市儿童医院在新生儿、儿童保健、儿童康复等专科的优势力量,通过健康管理部协调工作,探索出了以多学科合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的模式对NICU高危儿开展系统管理,并构建完善的随访和干预体系,服务于高危儿群体,目的是有效降低其发育障碍的发生率。通过近5年的高危儿系统管理工作,建立起上海市首个多学科合作的高危儿随访管理示范门诊;形成了稳定的、涵盖儿童保健科、健康管理部、新生儿科、康复科等专科人员组成的高危儿随访和健康管理团队。
而由普外科同血液科、病理科、放射科、护理团队等创建实体肿瘤MDT团队,紧跟国际最新潮流,完善、修订、规范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实体恶性肿瘤诊疗方案,在MDT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着力于为实体肿瘤患儿提供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和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最大程度提高患儿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经过努力,上海市儿童医院小儿实体肿瘤的5年存活率于与世界一流水平几无差别。I期II期神经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以下同)超过95%、III期神经母细胞瘤的生存率为75%,IV期为42%。;I期II期肾母细胞瘤的生存率97%、III期肾母细胞瘤的生存率85%;IV期为66%。I期II期肝母细胞瘤的生存率100%、III期肝母细胞瘤的生存率78%;IV期为62.5%。
随着专病诊疗中心的成立,表明了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后的建设方向将更加聚焦于亚专科建设、完善亚专科的构架、提升儿童卫生服务的质量。对病家而言,包括数个罕见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儿童可以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挂号专科问诊,得到更具个性化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