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我院持续推进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实施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致残率亦高,已经构成了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2022年初,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启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VTE项目”),6月23日,医院召开了本年度第二次VTE项目管理工作例会。
会上,各部门对各自的工作进度进行了汇报,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了讨论,对下一周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医院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先华副院长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点评。他强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建设职责,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要加强执行力,重在落实,坚决杜绝“浮于表面、浅尝辄止”的作风;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VTE防治项目建设成为医院精品项目、标杆项目,从“促防诊控治康”六大方面入手,全面增强医院VTE相关疾病的处置能力,为内江及周边区域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VTE),是由肺栓塞(简称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组成,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重要临床表现形式。
图中箭头所指为血栓
一、VTE的三大危险因素
1
静脉血流滞缓
既往VTE病史、术中应用止血带、瘫痪、制动等。
2
静脉壁损伤(血管内膜损伤)
创伤、手术、化学性损伤、感染性损伤等。
3
血液高凝状态
高龄、肥胖、全身麻醉、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高凝疾病、人工血管或血管腔内移植物等。
二、VTE血栓形成后果
1
少数
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
2
大部分
扩展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
3
部分
发生肺梗塞,其后果严重,甚至死亡。
但是,只有10%-17%有明显临床症状!
三、VTE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表现
01
早期
肢体肿胀、发硬、疼痛(且活动后加重),压痛,沿血管扪及索状物,皮肤青紫,皮温降低,或静脉性坏疽。
02
后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包括肿、痛、浅静脉曲张。
肺栓塞(PE)的临床表现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出汗、咯血、休克、晕厥等症状。
四、VTE预防措施
01
尽快返回报名所在地
02
加强个人防护
03
做好健康检测
1
情绪
保持乐观的情绪,正确认识疾病。
2
饮食
饮食应清淡,采用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药,必要时给予灌肠。
3
功能锻炼
A.抬高下肢:术后双下肢抬高20-30度,全麻苏醒后即深呼吸。
B.早期下床活动
C.踝泵运动:不能下床者主动屈伸下肢做1小时屈伸运动,内翻、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
D.压膝训练
4
物理预防
A.腿部间歇充气加压泵
B.分级压力袜: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
5
药物预防
一句话:抗凝治疗,谨遵医嘱。
五、VTE高危人群基础预防
01
尽快返回报名所在地
02
加强个人防护
03
做好健康检测
①避免肢体受压或创伤;
②坐位时抬高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
③避免久站或坐位时交叉双腿;
④每天离床活动至少3次;
⑤白天避免长期卧床或不活动;
⑥长途汽车或飞机旅行时,中途活动肢体;
⑦注意观察血栓发生时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肢体红肿及疼痛。
供稿:呼吸与危重医学科贺银春
医务科刘雪东
编发:宣传科大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