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流感防治攻略,看这一篇就够了!
近日,身边的人陆陆续续出现咽喉痛、咳嗽、发热的症状……这波流感打得大家措手不及,流感来袭,如何应对?笔者走访了茂名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整理了这份流感防治攻略速速收藏!
“感冒”和“流感”分不清?
这7类人容易“中招”
1、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2、学龄儿童;
3、≥60岁老年人;
4、特定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患有慢性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5、免疫力低下群体;
6、肥胖群体,尤其是BMI(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²)达到30以上的人群;
7、孕妇。
有这些情况,迅速送医!
发烧了
持续高热3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精神状态不好、胃口不好,就要看医生。
没发烧
有这3种情况,也要赶紧送医院
①剧烈咳嗽、呼吸加快或者呼吸困难;
②严重呕吐;
③精神萎靡或者不愿意交流、嗜睡,或者哭闹不安、惊厥。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如果自己得了流感,如何防止传染他人?
减少与人近距离接触,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确需外出时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1、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6月以上儿童均可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大约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所以,建议大家在流行季节前1-2个月接种,如果来不及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整个流行季也可以接种。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6-8月后抗体开始衰减,且由于每个流行季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尽相同,建议每年在流行高峰季来临前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与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有流感疫苗禁忌症的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等可选用奥司他韦进行药物预防,且建议在接触后48小时内使用,超过48小时仍建议预防给药。
药物预防常规不推荐用于小于3个月的婴儿。高危人群:婴幼儿、基础疾病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3、非药物干预措施:
①勤洗手
使用肥皂水、含酒精洗手液等清洗。尽量避免用脏手触摸眼睛和口鼻。
②多通风
尽量多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对环境清洁意义较大。
③减少活动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室内场所。
④注意卫生
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遮挡口鼻,防止飞沫远距离传播喷溅;实在不方便时,用手肘部遮挡口鼻。
misunderstanding
预防流感的误区
1
多喝水预防流感?
多喝水虽然对身体有好处,但喝再多水也是没法预防流感的。
吃维生素C预防流感?
有研究证明,长期吃维生素C可能缩短感冒的病程,但不论直接吃橙子还是口服维生素C,都不能预防流感。
、
用醋熏蒸杀菌防流感?
没有研究证明,熏醋可以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如果家里有呼吸道敏感、有哮喘史的孩子和老人,熏醋还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4
、
吃板蓝根等抗病毒药预防流感?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板蓝根可以预防感冒和流感。
、
擅自吃其他抗病毒药或抗生素?
药不对症不治病,一定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0-14岁儿童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可回家等核酸结果。
对发热门诊就诊的0-14岁儿童,如患儿及其陪同家属无新冠流行病学史,非中高风险岗位人员,近14天无中高风险地区或涉疫地区旅居史,健康码为绿码,且患儿已完成核酸采样和信息登记的,就诊结束后无需等候核酸检测结果,即可离开发热门诊,返回家中观察,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茂医融媒体团队出品
整理:雷晶晶
版式:钟钧宇
校对:李文辉
审发:曾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