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力量】这张防疫消暑保健方,快分享给亲朋好友!
为进一步提升珠海市防疫抗疫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专家组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以“固护正气、疏风御邪、消暑利湿”为目标,结合近年中医药防疫抗疫经验、以及当前珠海市流感高发与周边地区疫情反复、时下天气暑湿偏盛等特点,制定了以下预防指导措施。
一、防疫消暑保健方
【处方】藿香10g、生薏苡仁20g、荷叶10g、薄荷5g、连翘10g、黄芪10g。煎水服用,一日2-3次。儿童剂量减半。
【适宜人群】无明显不适症状,或无新冠肺炎/流感病患接触史。
【处方解读】本方藿香、荷叶祛湿解暑、清心和胃,生薏苡仁淡渗利湿,薄荷、连翘疏风清解,黄芪补气扶正。诸药合用有“固护正气、疏风御邪、消暑利湿”之效。
二、中药香薰疗法
辟秽香囊
【处方】藿香5g、制苍术5g、菖蒲3g、草果3g、艾叶3g、白芷3g、苏叶3g、贯众5g。研末制成香囊,携带于身边、置于枕边、挂于室内或车内均可。
【适宜人群】可与保健方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处方解读】本方由灵宝辟瘟丹、三合济生丸化裁而来,八味药物配伍,共奏芳香辟秽之功。
室内熏蒸
1、以上述香囊方3~5份的药量,煎水、熏蒸室内。
2、中药烟熏。按每100平方米1条艾条的份量(或等分量的苍术),在室内点燃、烟熏。注意烟熏期间勿在烟熏房间内久留,烟熏完毕后彻底通风再进入房间,并注意用火安全。
三、生活方式调养
(一)避免交叉感染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目前已经清楚,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因此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物体的接触,勤洗手,出门戴口罩,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尽可能减少聚会,按照相关疫情防控、预防指引要求,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二)保证卫生清洁,空气流通
保持居室卫生清洁,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早晚温差较大情况下注意保暖。
(三)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熬夜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通过聊天、散步、阅读等方式,保持情绪稳定、舒畅,避免焦虑等情况出现;合理安排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精力充沛,防止抵抗力下降。
(四)注意饮食
《黄帝内经》载有“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饮食原则。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进食油腻、煎炸、烧烤、辛辣食物;多喝水。慎食生冷寒凉性较强或湿热性质较重的水果,食用奶制品应适量。
(五)保持每日适当运动
合理安排体育运动,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避免出汗过多,预防中暑,平时尽量选择空旷人少的地方进行运动。
四、中医适宜技术运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流感患者早期有外感症状,加之近期暑湿之气较盛,容易出现胃肠功能受损的表现,如胃口差、肚子胀、肚子响、大便稀烂或者大便不通等。推荐按摩穴位进行自我保健,以下穴位,每次选用一组,可改善胃肠功能和外感症状。
足三里
足三里穴具有明确的调节肠道功能,能健脾化湿,生发胃气。
定位方法: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按摩方法: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按压。穴位定位正确后,按压足三里穴会出现明显的酸痛、酸胀感觉。这是正常的反应,按压的力度以出现这种感觉为宜。每次按揉5分钟,每日多次。
曲池穴
曲池穴分别是大肠经、肺经的穴位,同样具有调整肠道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退热效果。
定位方法:曲池在手肘处,把胳膊弯曲,肘横纹这条细缝靠近肘尖的部位就是。
按摩方法:双手交叉按摩,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按揉、按压5分钟,按压力度同样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多次。
天枢穴
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的功能。
定位方法:该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掌跟按摩,采用点按或揉腹的方法,每天按摩50次左右即可。按摩天枢穴可以起到理气助运、清利湿热的作用。
注意事项
(一)服用期间有不适感觉者,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及时咨询医师。
(二)对上述材料有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三)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本指引仅用于大众人群作为调理、预防使用,不能用于患病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