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顺利完成罕见幼儿结肠多发息肉切除手术
近日2岁患儿赵某,因大便时一巨大红肿物脱出伴便血入院,行直肠息肉经肛门切除术无法触及,转由内镜中心行息肉切除术。内镜中心在肛肠麻醉科配合下,克服了患者年龄小耐受差、结肠带便手术复杂、息肉大操作空间小等困难和麻醉、穿孔、出血等风险,成功在距肛门30cm处切除一枚直径约5.0cm巨大息肉,同时还在直肠内切除4枚直径约0.6cm0.8cm短蒂息肉。患儿免受外科手术之苦,术后一切正常,即将康复出院。肠道息肉切除术,在临沂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已经开展多年,手术成熟,经验丰富。但2岁幼儿切除5cm巨大息肉尚属首次,且在国内也十分罕见。此次成功手术也充分展现了临沂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的能力和水平。
内镜中心在手术进镜至乙状结肠时见大量粪便嵌顿,经反复进行长时间冲洗才暴露出巨大息肉,由于已阻塞肠腔,操作空间极小,手术风险很高。经积极与患儿家属沟通并告知风险,同意行内镜下切除。内镜中心充分考虑病情、困难与风险,紧急确定治疗方案并谨慎精细操作,经透明帽辅助终于探到息肉短蒂基底部,在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圈套器套扎后反复电凝电切,历时1小时最终顺利切除巨大息肉。术后病理显示:幼年性息肉,部分上皮细胞生长活跃,切缘干净。
结肠息肉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少量消化道出血,是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但因其出血量少,且多为间歇出现症状,易不被患儿家长重视,所以普遍病程较长,部分儿童息肉可出现腹痛、肛门肿物突出,甚至并发肠套叠等并发症而被发现。
传统观点认为儿童结肠息肉常为良性,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大,不足为虑。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安全感并不可靠,尤其是多发性息肉并非永远良性,随着肠息肉数量的增多,时间的延长,肿瘤性改变的危险性增大。
结肠息肉的治疗原则是一经诊断发现应予切除手术,其目的有:明确息肉病变的病理性质;可能减少息肉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如肠出血、肠套叠等;预防息肉恶变的发生。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是目前儿童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重复进行。
临沂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位于肛肠病区三楼,现有医护人员18名,其中内镜医师8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护理10人,专职内镜诊疗工作,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开展的业务有无痛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早癌筛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项目。同时开展了消化道早癌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切除术(ESE、STER)、贲门失弛缓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ERCP、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胃肠营养管置入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硬化治疗术、经内镜内痔硬化止血术、胃石碎石术等。
小儿肠镜的操作难度要相对高于成人肠镜,同时也对操作医师的业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我科目前已多次开展小儿肠镜及镜下息肉切除,为患儿及患儿家属解除疾病痛苦。
下一篇:骨伤六科成功实施寰枢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