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中医营养学—科学的中医饮食养生(2)
如何正确养生
中医养生有妙招
中医
养
生
每一种食物都有各自的营养特性和性味归经,
每一种食物都有各自的营养特性和性味归经,
必须因体质、因病症及四季节气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饮食。
必须因体质、因病症及四季节气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饮食。
中医食疗通过研究如何烹饪和选择食物,保证机体营养,
中医食疗通过研究如何烹饪和选择食物,保证机体营养,
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
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
从而远离疾病,如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
从而远离疾病,如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
生姜、葱白预防感冒;
生姜、葱白预防感冒;
生山楂、燕麦预防动脉硬化等。
生山楂、燕麦预防动脉硬化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们生活中常见食物的性味偏向。
谷薯类
糯米:又叫元米、江米,味甘,性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缩尿敛汗。
糯米加山药粉同煮,能健脾益气。
粟米:又叫小米、黄米。味甘、咸,性凉,
归脾胃肾经。
功效:益气和中、益肾、除热、解毒。
小米煮后上面漂浮的一层称为小米油,
营养价值很高,非常适合幼儿服用。
燕麦:又叫雀麦、野麦。味甘,性平,
归脾肝大肠经。
功效:和脾益肝、滑肠、止汗、催产。
注意孕妇不能长期食用,否则有流产风险。
荞麦:又叫乌麦,荞子。味甘,性凉,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健脾消积、下气宽肠、解毒疗疮。
荞麦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可降血脂、血压。
玉米:又叫苞米,包谷。味甘,性平,
归胃、大肠经。
功效:调中开胃、利尿消肿。
玉米须煮水,能治疗水肿,小便不通。
玉米面、小米面、大豆粉等量混合做成食品,
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薏苡仁:又叫薏米、苡米。味甘、淡,性微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湿健脾、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甘薯:又叫地瓜、红薯、番薯。味甘,性平,
归脾肾经。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补肾。
山药:又叫薯蓣、山芋。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养肺、固肾。
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味甘,性平,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和胃健中,解毒消肿。
土豆炖牛肉,能治疗脾胃虚寒。
注意:发芽、发霉的土豆不能吃,
即使把芽或者发霉处削去也不行。
蔬菜类
白菜:大白菜,菘菜。味甘,性凉,
归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解热除烦,生津止渴,通利肠胃。
菠菜:又叫赤根菜、波斯草。味甘,性平,
归肝、大小肠、胃经。
功效:养血、止血、平肝、润燥。
菠菜中含铁较多,
对缺铁性贫血病人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蕹(weng)菜:又叫空心菜。味甘,性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凉血清热,利湿解毒(解野葛、蘑菇等中毒)。
空心菜有除口臭、美容的作用。
茼蒿:又称蓬蒿菜、茼蒿菜。味辛、甘,性凉,
归心脾胃经。
功效:和脾胃、消痰饮、安心神。
韭菜:又叫扁菜。味辛,性温,归肾胃肝肺经。
功效:补肾、温中、行气、散瘀、解毒。
竹笋:又叫冬笋、春笋,乃山珍之一,是菜中珍品。
味甘、苦,性凉。归胃肠经。
功效:化痰、消胀、透疹。
竹笋烧肉,可治疗肺热咯痰。
洋葱:味辛,甘,性温,归肺胃肝经。
功效:健胃理气,解毒杀虫。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饮食养生,
是需要在中医医师指导下,
根据不同体质配制个性化膳食处方,
方能达到防病、祛病、养生的作用,
切不可自行盲目长期偏服某种食物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文字撰写: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