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技术 | 腰腿疼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吗?不一定!
45岁的李阿姨(化名),近半年开始出现腰部疼痛,夜间疼痛加重,难以入眠,走路时腿痛腿麻,李阿姨以为自己只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来到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门诊检查,一检查,才发现腰椎神经管里面长了“瘤子”。住院后,负责接诊的脊柱关节外科薛厚军副主任医师给李阿姨作了详细的病情评估,薛厚军副主任医师指出李阿姨的“瘤子”长在腰1-2水平,靠近人体脊髓圆锥的地方,脊髓长时间受肿瘤压迫会导致下肢疼痛,麻木甚至乏力,严重者可影响到患者的大小便功能。
肿瘤占据了整个神经管
经过科室的详细讨论,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脊柱关节外科主任潘磊教授给李阿姨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成功摘除了李阿姨椎管内的肿瘤,给李阿姨的神经完成了“松绑”。
手术后李阿姨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腿就不疼痛,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行走自如了。
切除的肿瘤
潘磊副院长指出,此类病人临床上不少见,大部分患者以为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腿痛,没有到正规的脊柱关节外科门诊就诊而延误了病情,潘磊副院长再次提醒广大病友,如果出现了腰腿痛,夜间疼痛的厉害,卧床休息也无法缓解的,需警惕椎管内肿瘤的可能,及时到正规的脊柱专科就诊。
椎管内肿瘤知多D
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椎管内肿瘤有哪些,来听听薛厚军副主任医师的科普吧。
(一)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最常见,占椎管内良性肿瘤一半,起源于神经根鞘膜。神经鞘瘤以胸段最常见。首发症状多为神经根疼痛;从远端开始肢体运动障碍;肿瘤水平附近有皮肤过敏区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脊膜瘤
脊膜瘤占椎管内肿瘤10%~30%,85%位于髓外硬脊膜下,胸段好发。瘤体小而质地硬,具有完整的包膜,基底在硬脊膜,瘤体血运丰富,通常单发,良性,少数可多发或恶性变。发病年龄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
(三)室管膜瘤
脊髓内室管膜瘤好发于30~60岁,男性多见。肿瘤起源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在中央管内上下芟延,可长达数个或十余个髓节。肿瘤有假包膜,质地柔软,巨大肿瘤可突破脊髓表面。室管膜瘤生长缓慢,病史长,首发症状以单侧或双侧肢体疼痛最多见,可为灼痛、刺痛;以后出现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四)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30-60岁,男:女为1.5:1。肿瘤可发生于脊髓各个节段,胸段最多见,其次为颈段;75%恶性程度较低。瘤体无包膜,分界不清,可发生囊变。
(五)转移瘤
大多数椎管内转移瘤位于硬脊膜外,10%癌症病人可发生椎管内转移。原发灶多为肺、前列腺、乳腺和肾的癌肿。以胸段多见,其次为腰段。转移途径为血管或淋巴系统;椎旁肿瘤可经椎间孔侵入椎管,也可直接转移至脊柱。
95%病人以局部根痛或牵扯痛为首发症状,疼痛剧烈,卧床时背痛是此类肿瘤典型表现。
(六)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可发生在椎管的任何节段,绝大部分肿瘤位于T9以下,多发生在髓外硬脊膜下,约1/3发生在硬脊膜外。因囊内容物含有刺激性胆固醇和脂酸,溢入蛛网膜下隙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病人常合并有脊柱裂和皮肤窦道。
(七)脊索瘤
15%脊索瘤发生于椎管骶尾部,多见于30-40岁,女性稍多于男性。低尾部肿瘤破坏骶骨后可向前侵人盆腔、向后侵入椎管压迫脊髓。肿瘤一般为良性,少数呈恶性可穿破硬脊膜,经脑脊液循环种植在其他部位。
骶尾部脊索瘤表现为骶尾部疼痛,肿瘤较大时可发生便秘;压迫骶神经时造成下肢及臀部麻木或疼痛。
(八)畸胎瘤
畸胎瘤(teratoma)多见于骶尾部.有包膜,表面不规整,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瘤内可见三个胚叶组织,可囊变、出血及坏死。一般为良性,少数恶性畸胎瘤可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
来源:脊柱关节外科雷宇
关注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为您提供预约/当天挂号、诊间支付、查看费用/报告等移动服务
为您推荐适时的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