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之“胃贴膜”
生活中的手机贴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在药学界中,也有这种类似薄膜作用的药物,那就是“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能形成保护性薄膜,加强胃黏膜屏障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目前我院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如下表:
药品
适应症、用法用量、特点
经济性
枸橼酸铋钾胶囊
0.3g*40粒/盒
22.40元
1.慢性胃炎及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和反酸:一次1粒,一日4次,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服用,第4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或一日2次,早晚各2粒。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日。
2.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及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时:一次1粒,一日4次,于餐前半小时与睡前服用。4-8周为一疗程,随后停用4-8周,如有必要可再服用4-8周。
Δ在酸性环境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氧化铋胶体)覆盖于溃疡面上。与牛奶和抗酸药不能同服(若合用,应至少间隔半小时以上)。能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严重肾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10天
2.24元/天
胶体果胶铋胶囊50mg*72粒/盒
74.80元
1.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
2.慢性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
成人100~150mg(2~3粒),一日4次,三餐前1小时服用及临睡前服,一疗程四周。
Δ新型胶体铋剂,在酸性介质中形成高黏度溶胶,与溃疡面及炎症表面强力亲和。能直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兼有止血作用。
6~9天
8.31元~12.47元/天
胶体酒石酸铋胶囊
165mg*24粒/盒
55.20元
1.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
2.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所致腹泻及慢性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
一次165mg,一日4次,分别于3餐前1小时及临睡时服用。
Δ在肠道碱性介质中形成稳定的胶体-黏液蛋白复合物。与受损的胃黏膜、肠黏膜,特别是结肠黏膜有特殊的亲和力。能直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6天
9.2元/天
药品
适应症、用法用量、特点
经济性
依卡倍特钠颗粒
1.0g*6袋/盒
90元
1.胃黏膜损伤(糜烂、出血、红肿、水肿),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
2.胃溃疡。
通常成人1次口服剂量为1袋,1日2次(早餐后、就寝前),并根据患者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剂量。
Δ对胃黏膜的覆盖作用不受胃内pH值变化的影响,酸性环境下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进而对幽门螺旋杆菌产生杀伤作用。
3天
30元/天
替普瑞酮胶囊
50mg*80粒/盒
91.64元
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加重期,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潮红、浮肿)的改善。
2.胃溃疡。
通常成人每日3粒(以替普瑞酮计150mg),分三次饭后口服。可视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Δ广谱抗溃疡作用。饭后30分钟服。与H2受体拮抗剂合用疗效增加。
26.7天
3.43元/天
瑞巴派特片
0.1g*24片/盒
30.34元
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期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充血、水肿)的改善:通常成人一次0.1g(1片),一天3次,口服。2.胃溃疡:通常成人一次0.1g(1片),一天3次,早、晚及睡前口服。
Δ广谱抗溃疡作用。能抑制幽门螺杆菌(通过阻止Hp黏附),辅助治疗Hp感染。
8天
3.79元/天
多司马酯片
0.5g*18片/盒
56.29元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每天二次,每次1.5g(三片)。最好不要与其他治疗目的的药物同时口服。
Δ香叶木苷(地奥司明)衍生物,国内独家首仿,III类新药,已经进入广东省医保目录。
口服不吸收入血液,只在黏膜表面局部起效,多层次胃黏膜保护作用。本品可影响多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需间隔一定的时间服用。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和抗酸药(氢氧化铝等),至少要在服用多司马酯30分钟后再服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应该在服用多司马酯2至6个小时前或4个小时后服用。
3天
18.76元/天
磷酸铝凝胶
16g:2.08g*10袋/盒
60.12元
缓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道炎所伴胃酸过多引起的胃部不适或灼热症状。
胃溃疡:于餐前半个小时服用一袋。
十二指肠溃疡:于餐后两个小时服用一袋。
急性疼痛时可即刻服用一袋。用量:每次一袋,每日三次。
Δ能中和胃酸,不影响磷、钙吸收。不经过肝脏吸收,直接由消化系统排出。通常情况下不得并用其他药品,未满3个月婴儿不得服用。
3.3天
18.22元/天
除了以上的这些药品,米索前列醇也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但其作用多被新型药品代替,临床上多用该药与米非司酮序贯使用,用于终止16周(112天)以内的宫内妊娠。
参考文献:
【1】药品说明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版)
【3】新编药物学(第16版)
【4】马丁代尔药物大典(原著第37版)
End
修改:马楚雄
终审:许韩波
“药”健康,"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