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 三级甲等 公立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 > 医院动态

冬病夏治,事半功倍!三伏天灸为什么有用?

广东这几天的阳光

让大家感受到了温(men)暖(re)

……

△三伏天灸贴

大家常说的三伏天灸,其实指的是

天灸

疗法,是传统中医学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外治法,又叫发泡疗法。

天灸以中医经穴理论和““冬病夏治”的传统疗法为基础,选择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中药研成细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制成药饼,直接贴敷在患者背部的穴位上,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和经络腧穴的刺激共同作用,使人体皮肤局部发红、充血、发泡,甚至化脓,从而产生激发人体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直接影响到相关脏腑,激发和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黄帝内经》指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意思是春夏顺从生长之气蓄养阳气,秋冬顺从收藏之气蓄养阴气。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使用温里散寒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程度地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中医提倡“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对于虚寒性的疾病及那些体质虚寒的病人,三伏天灸会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即使没有阳虚症状的健康人,只要没有明显的实热症状,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三伏天灸也不失为强身健体的一种保健方法。

“天灸”最早文字记载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荆楚岁时记》载:八月十四日,民以朱水点额头,名为天灸。《针灸资生经》记载:“乡居人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水疱,谓之天灸。尚能愈虐。”《本草纲目·卷十七》毛良条记载:“仙人截虐,采药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为天灸,自灸。”明末清初,张璐著《张氏医通》载:“冷哮灸肺俞、膏盲、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经过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变革与实践,已经证实天灸对于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天灸也因为它独特的效果,被称为“中医疫苗”。据现代医学文献研究表明,天灸对流感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初伏,又称头伏,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又称二伏,即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

末伏,又称终伏,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2022年夏“三伏”天灸治疗时间

伏前加强:07月06日-07月15日

初伏:07月16日-07月25日

中伏:07月26日-08月02日

中伏加强:08月03日-08月14日

末伏:08月15日-08月24日

天灸疗法产生疗效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其脏腑-经络相关理论,天灸疗法刺激于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良好调整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强身的目的。

中医认为是寒痰伏于内,冬天易由风寒所诱发;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候,随着外界气温升高,人体“气易行、血易泻”,痼疾在此时治疗便会变得容易。

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天灸时段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及药物吸收,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天灸多选用白芥子、斑蝥、细辛、延胡索、大蒜等辛温、走窜、通经的强刺激药物,其药性透过皮肤屏障,由表入里,激发经络之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调畅气机,从而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发挥着药物的刺激作用及其本身的四气五味、药理效应。因此,天灸疗法不仅仅是穴位和药物两两相加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的整体作用。

天灸疗法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与现代医家不断发展与完善天灸疗法的应用,使之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天灸疗法的优点很多,适应范围广、治疗起效快、毒副作用少等等,能够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疼痛、儿科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各系统疾病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①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感冒等。

②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类慢性胃、肠功能失调,慢性结肠炎等。

③骨科慢性疼痛类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各类关节疼痛等。

④儿科类疾病: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反复感冒咳嗽、遗尿等。

⑤生殖系统疾病:男性性功能不足、女性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等。

孕妇、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损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等。

专家介绍

曲崇正

针灸推拿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博士

擅长

出诊信息

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号

骨伤科分院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号

针灸推拿科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在继承中医传统针灸推拿的基础上,与现代诊疗技术及理疗手段结合,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推拿科目前开展的诊疗技术全面而综合。其中针灸方面包括:针刺、点刺、挑治、放血疗法、穴位敷贴、艾灸、埋线、平衡针法、穴位注射、岐黄针法、切脉针法等;推拿方面包括:传统推拿手法、正骨推拿、脊柱整复推拿、关节松动技术、神经松动技术等。

供稿:针灸推拿科田菊升

校对编辑:李龙浩

热门推荐

推荐医生
方坚
方坚 骨科门诊 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骨伤疾患,能解决本学科较复杂,较疑难病证的诊治问题,特别在中医药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苏日娜
苏日娜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于诊治牙髓病,牙周病,根尖周病等各类牙病以及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错颌畸形的矫治,对长期打鼾影响睡眠和夜磨牙的患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可开展儿童牙齿窝沟封闭,牙齿脱位后再植,牙槽骨修整术,颌骨隆突修整术,唇舌系带矫正术等,尤其擅长对难度大的各种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的制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黄建华
黄建华 内科门诊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唐犀麟
唐犀麟 眼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眼底出血;葡萄膜炎;角膜病;干眼症;青少年近弱视。鼻窦炎;乳突炎;中耳炎;耳鸣耳聋等。擅长眼部整形;激光泪道成形术;眼外伤;白内障超声乳化等手术

广州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广州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盐酸奥洛他定片
盐酸奥洛他定片

功效主治: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湿疹、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

咪唑斯汀缓释片
咪唑斯汀缓释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和其他过敏...

苯磺贝他斯汀片
苯磺贝他斯汀片

功效主治:1.过敏性鼻炎;2.荨麻疹;3.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湿疹·皮炎、...

苯磺贝他斯汀片
苯磺贝他斯汀片

功效主治:1.过敏性鼻炎;2.荨麻疹;3.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湿疹·皮炎、...

苯磺贝他斯汀片
苯磺贝他斯汀片

功效主治: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皮肤疾病)...

相关检查 更多»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

身高测试
身高测试

身高测试是测试人体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人体的身体匀称度,评价人体...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内镜检查,利用较小孔径的宫腔镜,通过宫颈口进入到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