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仪器检查(IVUS)
5月24日,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开展“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仪器检查(intravenousultrasound,IVUS)”,为该院首例。
据了解,74岁的李某某胸痛胸闷入院,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正常,单纯靠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医生经验,已不能提供准确判断,心血管介入团队决定在造影后立即进行IVUS检查。经过充分的方案讨论及准备,心血管内科主任卢家忠、副主任吕新才、张标为该患者实施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80%狭窄,对角支开口80%狭窄,立即进行IVUS评估,根据结果在前降支及对角支各植入一枚支架后进行IVUS检查,支架植入良好。此项技术的开展,能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在手术同时,能精准了解病变血管的范围、病变程度,保障了手术安全,避免了二次手术。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复杂多样,精准了解冠脉病变血管部位和性质,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对确定介入治疗终点,确定支架位置以及扩张效果,同时对于支架术后预测再狭窄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医院在冠心病的介入辅助腔内影像学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市二院冠心病的诊治迈向更高水平,为广大阜城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普知识
什么是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
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ultrasound,IVUS)是利用心导管,将一高频微型超声探头送入冠状动脉血管腔内进行探测,经电子成像系统来显示其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微细信息,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定量测定分析血管直径、狭窄程度,还有明确冠脉病变的形态、性质及病变分布,尤其是在冠心病的介入性诊疗中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血管内超声检查有什么优点?
超声探头直接置于血管腔内探测,因此,血管内超声能将冠脉血管内病变“看”得更仔细,不仅可以定量测定它作为冠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指导了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策略、支架选择和效果评定,能够帮助改善介入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减少再狭窄,改善预后。
1、小身材。与传统的医用超声探头相比,血管内超声探头最显著的特点是个头小,只有1.2毫米-3毫米。微型超声探头由相控阵型环状排列的多晶体换能器所组成,能够生成360度血管截面图像,并且探头轮廓光滑,易于插入,血管损伤可能性也很小。
2、测评更加客观。冠脉造影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在评价管壁形态、壁厚、管腔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血管内超声可显示管壁的组织学特征,精确地测量管腔径及截面积,发现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变,特别适用于观察分叉处或因血管重叠致血管造影图像模糊的病变。结合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人,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存在的粥样病变。
3、提供斑块血栓信息。血管内超声不但可显示血管断面的灰阶实时图像,而且还能提供冠状动脉内的血流信息,对斑块类型的识别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在体内观察血管重构的动态过程。
4、准确评价介入手术。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血管内超声可以评价各种冠脉介入性治疗及效果,包括指导确立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正确选择器具的大小,确认介入性治疗的终点,确定网状支架的位置及扩张大小,预测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来源: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