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中医特色 彰显优质护理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步履匆匆穿梭在危险与困难之间,他们被称作“白衣天使”,微笑是他们的“招牌”,奉献是他们的理念……十堰市中医医院现有护理人员350余人,从事临床护理岗位290余人,他们每天承受着快节奏、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直面患者病痛带来的种种负面情绪但依然坚持着感受爱、付出爱、播撒爱,用温柔与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
中医护理有特色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贯穿医疗救治的始终,护理工作也是检验医院服务好坏的试金石。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金红介绍,在该院,护士们除了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之外还要凭借着“简、便、验、廉”的优势在促进病人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让中医护理技术得到众多老百姓的认可。
“以前觉得护士的工作很简单,无非是打针换药,其实她们的工作很细微,关心我们的情绪,安排我们的饮食,有时甚至还包揽了我们的吃喝拉撒,真的很不容易。”87岁的李大爷因慢性胃炎、胃溃疡在市中医医院脾胃肺病区住院治疗,胃部的不适总让他反胃、呕吐,护士李俊娟会耐心地帮他清理床边的呕吐物,并且时刻叮嘱他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身体的不适也常常让李大爷一夜难眠,李俊娟便用耳穴贴压帮助他改善睡眠。腰背酸痛时,值班护士也会为其刮痧、拔火罐缓解症状。
市中医医院的护士们还利用空闲时间,每天坚持在医院文化广场、门厅等场所推广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医传统导引养生功法,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深受患者喜爱,吸引众多患者参与锻炼。
金红介绍,近年来,市中医医院大力推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累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30类80余项。完成了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和总结分析。同时成立了刮痧小组、耳穴贴压小组、八段锦小组、宣讲团等,在院内、到社区、机关、学校及基层医院等开展耳穴压豆、小儿推拿、穴位按摩、虎符铜砭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宣讲中医防病保健知识、推广八段锦养生操等活动。让中医护理工作落到实处,让患者见到实效、真正受益。
疫情防控有力度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路上,中医药力量从未缺席。今年4月初,十堰市中医医院派出10名骨干医护奔赴吉林省长春市,奋战抗疫一线,展现中医人的力量和担当。
今年31岁的朱晓政是援吉队伍里唯一一名男护,同时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家中最小的孩子还不到1岁。
在长春市中心医院,朱晓政作为组里唯一的男生,病区的消杀和医疗废物的处理转运的体力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16间病房,37张床位,治疗室、护理站及整个病区都需要他背着重五六十斤的消毒喷雾机用脚步丈量每一间病房,每一条走廊、过道。“小伙子,你们是十堰中医医院过来的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十堰离我们这里那么远,真是辛苦你们啦!”5病室的老爷子看到朱晓政防护服上写着“十堰中医医院”时感激地说道。这让朱晓政心里一丝暖流涌过,不由地升起一丝自豪感。
每天听到有患者健康出院时,就是朱晓政最开心的时候。朱晓政告诉记者,在长春市中心医院病区,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超过90%,获得病人的广泛好评。
在落实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上,市中医医院严格做到医护卫患核酸、体温监测全覆盖,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严格落实陪护探视制度、“请假报备”制度等。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加强操作培训、应急演练。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累计抽调150余名护士协助完成4万人次的新冠疫苗接种、核酸登记检测工作。抽调9名护士驰援西安、长春,为抗击疫情、保护人民健康作贡献。
优质护理有温度
“护士不仅要料理患者细碎的日常需求,还要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帮助患者缓解身心的不适,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用爱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陪伴患者共渡难关。”金红说,护理工作一方面要严格规范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彰显人文情怀。将温度护理贯穿到优质护理工作整个流程中,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程无忧的特色护理服务品质链。
“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上月,家住白浪的吴女士将这样一面锦旗送到市中医医院妇女儿童精神障碍病区,感谢科室医护人员为她所做的一切。
去年年底,32岁的吴女士突发重病,总感到紧张害怕,情绪很不稳定,胡言乱语,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不吃不喝也不睡觉,有时还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家人连忙将她送到市中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开始几天,吴女士不吃不喝,科室护士轮流喂饭,悉心照顾。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她茶饭不进,护士们就一口一口耐心地喂她吃饭,帮她洗漱。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吴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生活能够自理,情绪稳定了许多。一个多月后,吴女士达到临床治愈目标,顺利出院。
医院各科不断推出优质护理新举措,让病人感受到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如骨科护理人员和患者共过元宵节,内分泌科开展病人糖友会、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系列关爱精神患者活动,产科开展孕妈妈瑜伽、插花及彩绘等活动。
目前,在市中医医院,病人满意度超96%。
专科护理有创新
今年3月初的一天早上,普外科护士长、专科护士吴春华正在科室忙碌着,抬头一看,见一名七旬老爷爷在老伴的陪同下,手按压在腹部急促地说:“姑娘,我肚子上的袋子掉了,咋也安不上。”专科护士吴春华赶紧将老人扶入治疗室,将其手挪开,原来老人腹壁有一肠造口,大便已溢出。吴春华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戴上手套为老人清理腹壁溢出大便,因大爷有些腹泻,大便不断溢出,吴春华叮嘱大爷放松心情,腹壁不用力,慢慢地腹壁溢出大便逐渐减少。然后,她对造口进行充分的清洗,用娴熟的技术帮大爷固定好造口袋,直到忙完这些,大爷才缓缓松口气,说:“姑娘,太谢谢你了,我这个造口平时是孩子帮我换的。今天孩子有事不在家,袋子突然掉了,我们在家折腾了半天也没装上,还弄得满手大便,我都急死了。这么脏,你不嫌弃我,帮我清洗安好了,我这就安心了,真心谢谢你。”
护理工作是医院重点工作之一,改革创新是推动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金红介绍,在塑造专科特色护理品牌上,市中医医院将专科化的护理融入临床工作,推出“一病一品”“护理创新”“护理延伸服务”“特色中医护理服务”等活动,在多病种的中医护理上不断创新:耳穴贴压护理促进患者夜间睡眠、预防肛肠术后疼痛、尿潴留;穴位按摩治疗便秘;艾灸缓解胃脘痛;刮痧保健强体,治疗感冒;拔火罐缓解腰背痛等。
未来,市中医医院将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积极筹建“李氏砭法师承基地”及“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拓展护理业务,满足患者需求,完善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让护理事业紧跟医院整体发展步伐,逐步提升护理专业能力,擦亮市中医医院的中医护理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