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附一』健康扶贫,山海情深!《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刊登我院专家许元腾援宁故事
25年前,《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纪要及五项具体事项》的签订掀开了福建援宁扶贫之路。25个春夏秋冬,无数个日日夜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出一批批专家奔赴宁夏,为宁夏医疗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青春、汗水、热血。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许元腾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光明日报》及学习强国平台推出《他们的山海情——福建援宁工作者的赤诚故事》专题报道,刊登了我院援宁专家许元腾对口帮扶的感人故事,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他暗下决心,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在固原市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有这么一群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为医疗事业默默奉献着。
许元腾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2016年8月2日,作为第五批援宁医疗队队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许元腾抵达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一到固原,来不及休息,许元腾就立马制订帮扶方案。他带头坚持每周三天门诊、三天病房查房手术,指导科室医师开展规范的临床诊疗,着力解决临床工作中如何减少医疗差错、降低诊疗风险、预防医疗纠纷等问题,积极挖掘原州区医院现有条件的潜力,不断探索如何在受援医院开展适宜技术,适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
家住原州区三营镇的12岁孩子小徐,诊断书上写着一串医学术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该病的病变位于咽喉要道,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向自信的许元腾有些“犹豫”。小徐才12岁,手术难度这么大,如果有个“万一”,他该如何向宁夏人民交代?
许元腾(中)带领当地医院同仁完成首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经过反复研究,许元腾决定采取全身麻醉手术,先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接着做腭咽成型术扩大口咽腔,在鼻内镜下动力系统辅助下再做腺样体切除术。该手术是原州区人民医院开展的首例技术,手术后3天小徐就出院了。
孩子的父母送来了锦旗。当许元腾看到那面鲜红的锦旗,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面锦旗,也是闽宁对口帮扶的一面旗帜,是信仰的光芒。
他暗暗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在许元腾四处奔走和努力下,医院引进了奥利巴斯电子鼻咽喉镜,开展了“muller检查评估OSAHA阻塞平面”“在电子鼻咽喉镜结合喉异物钳取咽喉部异物”等新技术。耳鼻喉科引进了先进的史赛克高清鼻内镜手术系统。医院还开展了“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病变清除术”“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新技术新项目。为了真正做到“把技术留下”,许元腾悉心带教,耐心讲解,使科室业务骨干最终熟练掌握该项技术。
许元腾(左一)和西吉县中医医院同仁深入田坪乡开展义诊活动
每一位援宁工作者都在宁夏这片土地留下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山有泪眼,水有惦念。每每谈到这些平凡的故事,我们的眼就会湿湿的。
离家2000多公里,海拔1000多米。这帮赤诚的援宁八闽之子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人生经验。与其说援宁是一种人生阅历,倒不如说是人生的洗礼。生命无价,援宁无悔!也正是他们默默的付出,让原本相隔遥远、天各一方的闽与宁,铸造出山海情怀——它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源远流长;它如武夷山脉,巍峨挺拔,永立东方……
来源|《光明日报》
编审|吴蔚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