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父女”兵!肇庆一对父女接力行医,“医”路向前!
在父亲节当天,
肇庆市一医院中医科医生古欣
备好了一大桌子菜,
准备和父亲一同度过。
桌上,有人笑称,
能让两个忙碌的医生在节日凑在一桌,
能让两个忙碌的医生在节日凑在一桌,
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这时候,古欣的5岁的女儿
也用着稚嫩的声音说道,
“妈妈,我以后也要做医生,
这样就是三个医生一起吃饭了。”
听到了孩童的话,一家子更是喜笑颜开。
古欣出生在“医生世家”,
爷爷和爸爸都是从医,
爷爷是全科医生,
而其父亲古志辉则是肇庆市一医院的
神经脑血管专科医生。
从小到大,在古欣的眼里,
爷爷和爸爸总是一副十分忙碌的身影。
问起小时候和父亲的相处,古欣笑道,因为父亲忙碌,所以读书这么多年,她的家长会,父亲一次都没有参加过。
“有时候看到父亲刚下班,鞋子还没有换好,一个紧急的电话,又匆匆忙忙出去了。
一周总有几天是晚上值班,我放学的时候,他就上班,我上学出门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回家。
”
虽然与父亲相处的时间不多,
但是古欣总能从父亲的身上,
看到了一名医生的“光辉形象”。
家里人会不时地和我说,父亲今天又救了一名危重的病人。有时候,和父亲外出的时候,碰到了一些家属,他们总是很热情地和父亲打招呼,言辞字句间都是透露出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加深对医生的职业认识
在家里氛围的影响下,
古欣对医生这个职业,
十分熟悉且有好感,
每次的过家家游戏里,
她往往都是充当“医生”这个角色。
但是让懵懂的少女对医生这个职业
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却是因为两次经历。
▼
一次是荨麻疹反反复复的过敏,她被推荐去看中医,在中医的调理之下,她的荨麻疹复发次数不断减少,让她对中医师这个职业有了不一样的观感。
另一次是“非典时期”,正在读书的时候,古欣看到父亲的忙碌和“逆行”,更是对医生的职业产生了不一样的思考。“当时候肇庆市一医院还是在城中路,我的学校就在附近,能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气氛。而父亲在那段时间的‘逆行’,更是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肃然起敬,这是一个社会十分需要的职业,这也是能帮助到很多人的职业。”
于是,在大学的时候,
古欣选择中医这个专业,
她想继承父亲的大爱精神,
走一条医生的道路,
但也想尝试了解和认识中医,
用不一样的治疗方式,
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毕业后,
古欣顺利地成为了一名中医科的医生,
与父亲成为了“同事”。
有人笑说这个家庭“中医”“西医”都凑齐了。
当了医生后,
她更能体会到父亲的职业的辛苦,
也更能明白父亲的追求。
所以当古志辉退休后,
想接受单位的返聘,古欣十分支持。
“父亲做了这么多年的医生,总是停不下来,
还有我知道,他放心不下他那些病人。”
古志辉在神经脑血管专科深耕了数十年,
拿到了不少奖项,
有“先进工作者”“科学研究一等奖”等,
而以父亲为追赶目标的古欣,
也在从业的数年间,
主持及参与两项省级科研项目。
“虽然和父亲的研究领域不一样,
但是我会不断地努力,
成为像父亲一样优秀的医生。”
古欣道。
当父亲成为孩子的榜样
也许这就是父亲深沉而伟大的爱意
“长大后,我成了你的模样,
因为成为了您,
所以更理解和仰望您。”
”
来源|健康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