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心胸外科团队完成全市首例胸腔镜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切除术
近日,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江威霖,为一位早期左下肺周围型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胸腔镜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患者快速康复。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成为我市首例胸腔镜肺下叶基底段分段切除手术,实现了株洲地区胸腔镜微创技术新突破。
来自渌口区的张先生,身体一直很健康,不想在今年体检时,发现左下肺有一磨玻璃结节,直径约1.3cm,这可急坏了张先生一家人。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张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就诊。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江威霖接诊了张先生,并启动肺结节MDT程序。经过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肺结节中心MDT专家团队联合会诊,认为张先生的左下肺结节为肺癌高危结节,诊断考虑为早期周围型肺腺癌,手术可完全治愈。详细了解病情后,张先生不安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住入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术前,心胸外科团队联合CT影像科团队,运用三维立体建模技术,对患者的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确定左下肺结节位于后外基底段交界处;充分了解肺结节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明确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为手术靶段区域,保证手术切缘安全距离。
为确保术中准确找到肺结节,江威霖采用CT引导下肺结节体表投影定位技术。精准标定肺结节部位,较常规术前穿刺定位技术无创、安全、高效,患者舒适度更好。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心胸外科团队决定为张先生实施手术治疗。1月14日,由江威霖主刀,在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良好配合下,根据术前定位及三维重建,证实结节位于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应用“单向式胸腔镜游离技术”依次解剖并离断靶段静脉、支气管、动脉,采用“肺膨胀萎陷法”确定段间平面,精准切除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为微浸润肺腺癌,与术前诊断相一致,随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历时3小时顺利结束。术后,心胸外科医护团队采用加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肺漏气、咯血等并发症,6天后康复出院。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操作精细、复杂,具有精确切除肺部病变,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功能的优点,符合现代精准医疗理念,在临床上适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肺良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胸腔镜肺下叶基底段分段切除手术,因基底段解剖更复杂,段支气管、血管变异多,操作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在地市级医院极少开展。
此次,胸腔镜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切除术的成功开展,充分展现了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微创胸腔镜技术水平,是心胸外科学科发展和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株洲人民享受高端精准医疗服务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