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科学防癌——肿瘤科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防癌抗癌品牌科普活动。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活动于2022年4月15日-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次宣传周主题为“整合资源,科学防癌”。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由于疫情原因,兴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活动包含了线上线下,4月15日,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线上参加了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活动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宣传聚焦“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重点内容包括:“科学防癌,关口前移”、“关注早筛,防患未然”、“科技助力,规范诊治”、“积极心态,乐观康复”等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癌症防治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癌症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普及科学防癌的理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对癌症的有效防控。
当天下午,肿瘤科通过线下形式为住院患者进行科普宣传,向患者讲解防治、抗癌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家树立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
本次活动深受患者的欢迎和好评,既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又展现了肿瘤科医护人员抗癌防治宣传的热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一)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
(二)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三)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四)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癌症可以预防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二)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四)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二)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四)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一)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二)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
(三)要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合适的体检间隔时间。
(四)防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
发现癌症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
(一)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
(二)规范化治疗是长期临床治疗工作的科学总结,根据癌症种类和疾病分期来决定综合治疗方案,是治愈癌症的基本保障。
(三)癌症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