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难以康复?试试这种神奇的方法!
据统计,烧伤在我国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伤者需住院康复。如何更好地进行烧伤康复,是提升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水疗,作为烧伤康复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烧伤和水疗的基本知识吧。
烧伤程度分级
Ⅰ度烧伤
●层次:仅伤及表皮层,生发层完好。
●感觉:轻度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过敏。
●外形:皮肤红斑,轻度红肿。
●预后:1周内愈合(多为4-5天),无疤痕。
浅Ⅱ度烧伤
●层次: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完好。
●感觉:皮肤疼痛明显。
●外形:皮肤大水泡,基底红润。
●预后:2周愈合,不留疤痕,可能有色素改变。
深Ⅱ度烧伤
●层次:伤及真皮深层,有皮岛残留。
●感觉:痛觉减退。
●外形: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基底红白相间或苍白,可见网状栓塞的毛细血管。
●预后:3-5周愈合,疤痕明显。
Ⅲ度烧伤
●层次:伤及皮肤全层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
●感觉:疼痛消失,感觉迟钝。
●外形:焦痂呈皮革样变,创面干燥,可见树枝状栓塞的皮下血管。
●预后:大部分创面需植皮愈合。
烧伤后常见问题
●创面(难愈性创面)。
●瘢痕(增生性瘢痕)。
●躯干及四肢活动障碍。
●心肺耐力、体能下降。
康复治疗目的
●减轻/消除痛痒等不适症状。
●抑制瘢痕增生,促进瘢痕成熟。
●预防关节挛缩,维持/改善关节活动。
●增强肌力,提高体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ADL)。
●增强职业康复及社会康复能力。
●减轻/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QOL)。
常见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运动治疗、水疗、物理因子治疗等。
●作业治疗:压力治疗、ADL训练等。
●硅酮产品:硅酮产品应用于瘢痕治疗,可起到软化瘢痕,改善症状,促进瘢痕萎缩、成熟的作用。
●手术、激光治疗等。
水疗的治疗原理
水疗法: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水中运动疗法: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以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最常用的水疗技术之一。
利用水的特性,作用在人体上会产生以下效应:
●热效应:温热水可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放松肌肉、软化组织等。
●冷效应:冷水可降低疼痛感、消炎、消肿等。
●浮力效应:利用水的浮力分担部分体重,能较轻松运动,作为运动的助力。
●净水压:消肿、为水中肌力训练提供阻力。
●黏滞性(水分子间的吸引力):黏滞性可视为水中肌力训练的阻力来源之一。水中运动时阻力需与浮力(助力)一起考量,利用合适的训练技巧,视患者情况给予浮力或阻力。
●水流冲击作用:通过水的冲击、涡流等碰撞身体表面产生机械效应,可用来清理伤口结痂及老旧敷料等。
水疗在烧伤后期康复中的作用
广西江滨医院物理治疗科水疗中心:主要采用水中运动疗法结合气泡浴、中药浴的方法来促进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
水中运动疗法
●促进瘢痕的微细血管循环,清除代谢产物,软化瘢痕。
●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减轻活动时的痛痒感,调动患者积极主动性。
●增强肌力和耐力。
●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身体机能。
浸泡浴、气泡浴治疗
●减少创面的细菌数,利于防止和控制感染。
●水中拆卸纱布,可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痛苦。
●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加速焦痂与死皮脱落,促进肉芽再生。
●促进痂皮脱落,软化瘢痕。
水疗步骤
1.使用特制且带有滑轮的蝶形浴槽进行治疗。先将浴槽进行消毒,倒入适量的普通温水,水温在37℃-38℃之间。
2.将患者缓慢且轻柔地带入浴槽内。头端上使用布带或橡皮带进行固定,使患者的头枕于其上,提高治疗期间的舒适度。除此之外,还可让患者的整个身体悬浮于水中,减少与浴槽接触的同时减轻疼痛、避免创伤。
3.患者在温水中浸泡10分钟,再除去烧伤部位的敷料,引导其在水中进行运动。
4.水中运动疗法一般两日一次,但在进行缝切痂植皮术时需暂停。在术后第一次敷料更换时,再恢复水中运动疗法。水中运动疗法主要分为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以此来维持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快速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5.由于早期烧伤瘢痕易出现损伤和水泡,因此,早期只能进行轻微的按压且需要不停的变换位置。随着治疗的进行,瘢痕逐渐老化,在按摩手法上也需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按揉法、摩法、提捏法等,按摩与运动均可在蝶形浴槽中完成。
6.除了实施水中运动疗法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外,还可使用器械疗法与加压牵伸法。但水中运动疗法相对来说更温和,适用性更广。
治疗方法展示
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物理治疗科水疗中心,充分发挥作为中国水疗康复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康复医学会水治疗康复技术专项培训基地的学科引领作用,采用水中运动疗法结合中药浴进行烧伤后期康复治疗,取得显著成效。
物理治疗科
康复塑人厚德精诚
行胜于言PT为民
广西江滨医院物理治疗科(PT科)整合成立于2017年9月8日(世界物理治疗日),是集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学科。
科室赓续70余载江滨物理治疗血脉,秉承“优质康复,孜孜以求”的理念,淬炼了一支国内知名的物理治疗团队。现有专业人才79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0人、研究生10人。设置肌骨康复中心、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中心、水疗中心,神经康复一组、神经康复二组、骨与关节、脊柱脊髓、颅脑损伤与老年康复、颈肩腰腿痛、运动康复、加速康复外科、女性健康、物理因子等10个亚专业组和康复实验室、假肢矫形康复室,在国内率先开设物理治疗科门诊。科室业务面积3072㎡,拥有尖端智能康复机器人、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虚拟现实步态分析与训练系统等价值2512万元的先进康复设备和器械,汇聚动态关节松动术、神经松动术、筋膜手法、美国脊骨神经医学治疗技术、新Bobath概念技术、德国MTT医学运动康复技术、日本标准手法、美国OGI手法、NJF技术、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技术、水治疗技术等国内外先进治疗技术,首创国内特色的正脊扩孔减张法。构建了“评估+治疗+训练”的系统康复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康复评估、物理治疗等诊疗服务,年治疗量20余万人次。
科室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30项,发表学术论文120篇,28人担任国家级和省级学术职务,10人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治疗师等国家级和省级学会荣誉。多次举办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在内的高水平学术会议。长期承担区内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实习、进修带教工作,培养物理治疗优秀专业人才上千人。
咨询电话:
0771-2080165
0771-2114480
0771-2080275(门诊)
▐来源:罗贤彪温娴姚涛冯斌
▐编辑:王翔
▐审核:陈春栩
END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