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健康丨为了美丽穿耳洞,殊不知留下隐患!
穿耳洞常导致耳廓皮肤及软骨损伤,损伤修复容易引起瘢痕增生,甚至形成瘢痕疙瘩。瘢痕疙瘩表现为球状突起,色紫红,质坚韧,界限清楚,远大于耳朵原损伤面积。
这是什么原因呢?
创口污染
穿耳洞时无菌条件差,细菌感染导致红肿、流脓;愈合后会出现瘢痕疙瘩。
异物刺激
穿耳洞时表皮以异物形式残留在耳垂软组织中或耳轮软骨里,最终导致瘢痕疙瘩。
瘢痕体质
有些患者是明确的瘢痕体质,耳廓损伤后容易出现瘢痕疙瘩,治疗后容易复发。
术前▲
如何治疗呢
手术切除为主
为什么要手术切除?因为这些疙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穿耳洞”后表皮组织或毛囊残留,局部异物反应和反复炎症导致最终的瘢痕疙瘩形成。通过手术切除包含残留皮肤的病变组织可以根除病因,达到有效预防复发的目的。此外,瘢痕疙瘩在耳部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畸形,从美观角度而言也是手术的重要适应证。
术后耳部外观影响大吗?耳部瘢痕疙瘩的手术应该以病灶“内核”切除为主,并采用瘢痕组织瓣修复创面和重建耳垂或其他耳部轮廓。原则上,耳部瘢痕疙瘩手术治疗应兼顾耳形态重建,在权衡形态重建和能否全部切除病理组织时,可以形态重建为主。
其他治疗为辅
术后若仍有部分瘢痕组织残留,那该怎么办?后续可通过药物注射疗法来消除部分残留的瘢痕组织。建议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糖皮质激素。若有复发可重复治疗,也可以辅助放射治疗。
即使完全切除病变组织且耳轮廓复原良好的患者,也可给予放射或注射治疗作为预防复发的治疗措施。
文字来源
王超
烧伤整形外科
图片来源
千库网
烧伤整形外科
排版
李劲松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