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放榜!宝安中医院(集团)稳居全国百强中医医院
3月30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再次“放榜”,宝安中医院(集团)稳居全国百强中医医院。此次考核为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宝安中医院(集团)考核成绩A级,在广东省、深圳市三级中医综合医院排名前列,在全国414家三级中医综合医院中再次入围全国百强。
据了解,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对医院最权威、最官方的考核评价,目的是以绩效考核为抓手,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推动医改任务的贯彻落实。考核从2018年开展以来,宝安中医院(集团)以考核中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34项考核指标为标准,常态化开展医院管理工作,通过每年评审,不断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度的考核中,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共有19项指标满分通过。
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集团,由原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化发展而成,致力于打造“预防、治疗、康复、养老”四位一体的中医药服务模式,建成智慧化、现代化的先行示范中医医院集团。经过33年的薪火传承,砥砺奋进,目前集团拥有“1总院(宝安区中医院)、2下设医院(针灸医院、燕罗医养融合医院)、16家社康中心”,社康中心遍布新安、西乡、福永、松岗、沙井、燕罗等街道,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同质性建设下属分院及社康中心
推动优质三甲医疗资源在社区进一步延伸
宝安中医院(集团)根据市民就医需求及民生缺口,先后打造全市首家中医医养融合医院——燕罗医养融合医院,全省首家针灸专科医院——针灸医院,全市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全区首家广东省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等。积极实现医疗与养老有机结合,深入挖掘中医药服务潜能,让市民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同时,通过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借助疫苗接种服务等,深入推进治未病工作,有效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精细化管理强化医院内涵建设
实现医院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集团常态化开展医院核心制度考核,定期到分院、社康中心及院内重点科室开展医疗流程、病案质量管理等工作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深入分析,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通过季度质控、年终目标合约考核、质量管理专项培训、核心制度培训等措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管理方面,集团采用精益管理,严格控制医院各项流程,不断优化,节约运营成本,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多学科协作
强化专科发展,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集团大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通过资源倾斜、制度保障等措施,实现重点学科稳步发展,在2019年度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督导评估中:
康复科在中医重点专科(临床重点专科)督导评估中总分排名第一;
中医护理在中医重点专科(中医护理)督导评估中总分排名第一;
针灸科在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督导评估中总分排名第二;
康复科、糖尿病科、儿科在市中医重点专科督导评估中专科排行第一;
针灸科、妇科、肛肠科在市中医重点专科督导评估中专科排行第二。
同时,以打造中医优势病种为抓手,在院内各专科中遴选出11项中医优势病种,充分发挥专科品牌优势,实现临床专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专科专病的诊疗高地。不断整合优势学科,推动学科间强强联手,协同发展。2020年,集团更是先后取得国家脑防委颁发的2020年首批“防治卒中中心”称号,创建为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等。
培土育林
打造中医药人才“孵化器”
2020年集团成功创建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同时,集团还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多家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及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石学敏院士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宝安区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挂靠单位。
作为临床医学院,医院拥有占地面积1000㎡的技能培训中心,提升住培学员临床应对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针对院内人才培养,集团启动“三鹰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对现有人才进行差异化的培养,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构建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集团通过强化现有人才队伍建设,以高校教学标准进一步规范医疗流程,为市民乃至中医药行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医德医风良好,医疗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
集团还大力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拥有占地面积1000㎡的基础科学研究公共平台中心实验室,设有专职科研人员12人,包括出站博士后1名、在站博士后4名等;组建了10个科研PI团队,把中医药研究融入临床治疗,深入挖掘中医治疗方法及治疗优势,开展循证医学,完善中医药科学理论体系,让医、教、研协同发展成为医院发展的助推器,也为科研型人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2020年,集团成功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青年项目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