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日|加入我们,拯救生命
2022年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来自不同的领域,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却有着统一且光荣的名字:无偿献血者!
血液,对于生命存续都意义非凡,多献一次血,病患者就会多一份生的希望,就有可能多挽回一条生命,甚至挽回一个家庭。
在此,我们郑重发出号召:期待全院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伸出手臂,奉献爱心,加入我们,拯救生命。
活动内容
无偿献血相关政策宣传。
献血知识普及与健康咨询。
免费血型检测及献血服务。
活动时间
2022年6月14日8:00-15:00
活动地点
西部战区总医院门诊广场
世界献血日的由来
世界献血者日(WorldBloodDonorDay,WBDD)是每年的6月14日。之所以选中6月14日这一天作为献血日,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献血相关问答
Q:献血会不会损害健康?
A:对于献血,大部分人比较担心和焦虑的是,献血会不会影响个人健康。
首先,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循环血量大概是其体重的8%左右。献一次血一般是200-400毫升,总共不到循环血量的5-10%。人的体内还存在一些应急的血液储存器官,当人体失去一部分血液时,身体的感受器会检测到由于体液减少带来的血压降低,这时人体会做出一系列改变进行代偿,如肝、脾等器官里储存的血液会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其次,血液常年保持新陈代谢,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衰老后弹性会变差,容易变形,会被脾脏截获并回收利用。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地制造全新的红细胞释放入血,因此破坏与新生同时发生,在体内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综合来看,科学献血并不会影响健康。
Q:献血又有哪些好处呢?
A:首先,献血可以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以刺激骨髓生成血细胞,增强骨髓造血活力。而且适量献血可以使机体血液中的铁浓度降低,从而减少因铁浓度过高,加重器官的负担,引起机体不适的情况。
其次,献血总量超过800ml的无偿献血者可享受终生免费用血。另外,如果是无偿献血者的配偶或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可根据相关规定,免交或减少缴纳前款规定的费用。
世界献血日的意义
提高全球对供输注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
强调自愿无偿献血者为国家卫生系统所作重要贡献;
支持国家输血服务机构、献血者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通过强化国家和地方运动,加强和扩大其自愿献血者规划。
献血须知
献血年龄:18-55周岁;
全血献血时间间隔须满6个月;
体重要求:男性50公斤以上,女性45公斤以上;
献血请携带身份证或驾驶证,便于电脑识别录入个人献血信息;
献血前24小时不饮酒;
献血前不宜空腹且晚上不能熬夜;
女性避开月经期前后三天、流产6个月内、分娩1年内、孕期内;
献血前1周内没有感冒发烧症状且没有服用任何药物;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后48小时(2天)可献血,接受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后14天可献血。
献血前可了解献血知识,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献血后注意事项
及时按住手臂针孔至少10分钟,切忌揉搓;
请保持针眼干燥、清洁;
注意休息,正常饮食,避免手提重物、高温作业及剧烈运动。
温馨提示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请爱心人士分时段前来献血,避免人员聚集,确保献血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监制:高渝敏
审编:龙秋帆
责编:李柳静
编辑:胡冰燕
作者:【输血医学科】
杨鑫何洪伟
刊期:第459期
来源:本号原创
投稿邮箱:hcxzrmt@163.com
下一篇:乡间联合义诊,让医疗服务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