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肇庆市城管局推行“分类施策” 提升市容秩序——在城市管理上下绣花功夫
肇庆市城管局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城市管理条例,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深化法治思维,改变传统的思路单一、简单堵截、以罚代管的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分类施策,探索出具有肇庆特色的‘法治+人性化管理’城市管理模式。
市城管委日前发布《关于改进管理模式推行“分类施策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的意
见》
(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城区城管部门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形
成精细精准治理模式,着力破解城市管理执法难题。
这也为肇庆探索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
指明了方向。
《意见》要求,将肇庆市城区道路划分为严控区、控制区和一一般区,按照“主干道严
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有序”的要求,因地制宜建立分级管理机制和标准。
市城
管局针对城区存在的市容秩序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分阶段有步骤
地定期开展集中整治。
该局还建立健全定点定人管理机制,落实“三定三包”,将管理责任
落实到个人,保证主要街道和重点地段不留管理空档和死角。
《意见》要求,我市城区城管部门]依照管理对象分类制定精细化、差异化市容秩序管
理细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精准施策,实现“一路一策、一场一策、一事一策”。
行之
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城市管理更有深度、更有温度,不断提
升市民满意度。
建立优化前端服务机制,让城市管理效能与社会效应相结合,让执法公信力得到进一
步维护和加强。
我市构建“五个一.’联动机制,公安、街道、市场管理、城管和环卫部门定
期或不定期集中,针对性解决“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问题,同时广泛深入地宣传城市管理
相关条例和政策,文明引导商户、摊主自觉维护市容环境秩序。
市城管局组织有关部门会
同农贸市场、疏导区适当降低摊点准入门槛,以让社会困难人群优先解决生计问题。
另
外,肇庆市区部分区域在商铺门前规范划线管理,力求在受惠商户、服务群众的同时有效
规范市容秩序,实现“双赢”。
为解决城管执法中面临的执法冲突多、处罚执行难、执法力量不足等难题,我市还积
极探索推行“非接
触性执法”模式,以“先提醒,后处罚”为基本原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
段固定证据,逐步化解执法取证难等瓶颈,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按照《意见》部署,端州、鼎湖、高要共选择6条道路、6个市场和6个市容秩序难点
问题做试点,检验“一路一-策、一场--策、一-事一策”管理模式的成效,统计今年4-5月,我
市城区试点区域共计规范划线服务门店474间,城管部门协调农贸市场、疏导区降低准入
门槛安置摊档入场经营128档,引导流动摊贩入场经营181人,端州、鼎湖、高要城管部门
共开展现场执法宣传活动24次,劝导占道经营店铺1382间,劝导流动摊贩925人。
城市管理
工作向做好源头治理、提升前端服务、精准分类施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良好成
效。
来源|西江日报、肇庆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