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离后胸闷心悸,中药疏肝化痰而愈
专家介绍
·戚正涛
·硕士研究生,中医师。擅长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尤其是中医经典辨治发热、咳嗽、偏头痛、肠易激综合征、胃痛、心力衰竭、失眠、焦虑等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
总院:周一晚上、周四上午
·【工作微信】
【导读】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可表现为焦虑惊恐、心慌胸闷、失眠噩梦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中医药辨证论治,心身同疗,对于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及早恢复正常生活,具有较大的意义,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2021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广州市芳村片区的宁静,很多人的生活被打乱,被迫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老王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因曾和确诊病例同乘一辆车,作为密接者被送到隔离酒店进行了长达数周的集中隔离。解除隔离后开始出现胸闷心慌伴头晕,每月数次发作,每次持续数天,曾多次在外院及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未见明显异常,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偶发房早及室早,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21年10月31日来诊。
当时患者仍有胸闷心悸,伴头晕,腹胀纳差,口干口苦,大便正常,夜醒较多。查看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考虑为受疫情隔离惊吓后,心肝气郁,肝郁化火,心阳不振,以致神魂不安。
遂立疏肝化痰安神之法,以柴胡温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5g、党参15g、大枣10g、北沙参20g、天竺黄10g、枳壳10g、醋香附10g、桂枝12g、炙甘草12g、龙骨30g、牡蛎30g、酸枣仁30g、琥珀10g,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
11月7日二诊,诉服药后胸闷明显改善,昨日再次发作心悸、头晕,纳差,饥不欲食,口干口苦,舌淡红苔白浊,脉左寸弱,关尺弦数,予以调整前方,加强行气醒脾药物力度。
柴胡15g、黄芩15g、法半夏15g、党参15g、大枣10g、陈皮10g、天竺黄10g、枳壳10g、砂仁6g、炙甘草12g、龙骨30g、琥珀10g、牡蛎30g、酸枣仁30g,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
11月17日三诊,诉服药后未再出现胸闷及心慌,胃纳转佳,口苦减轻。仍有胸部痞塞感,近几日有痔疮发作,舌淡胖有齿痕,前端凹陷,苔薄白,脉滑。予以加强化痰宣痹力度,同时加用地榆以清肠止血。
柴胡15g、黄芩15g、法半夏15g、党参15g、大枣10g、陈皮10g、天竺黄10g、枳壳10g、琥珀10g、炙甘草12g、龙骨30g、瓜蒌皮20g、牡蛎30g、酸枣仁30g、地榆15g,
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
11月24日四诊,诉病情平稳,无胸闷心悸,无头晕,胃纳好转。近期“老慢支”复发,咳嗽咳痰,痰白稍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滑。
继续以前方略作加减:柴胡15g、黄芩15g、法半夏15g、党参15g、大枣10g、陈皮10g、天竺黄10g、枳壳10g、苦杏仁10g、炙甘草12g、龙骨30g、瓜蒌皮20g、牡蛎30g、酸枣仁30g、地榆15g,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
随访至2022年6月初,患者病情一直平稳,除偶有咳嗽外,余无明显不适。
【正哥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通血活,百病不生,一有弗郁,变证迭起,因此怪病多痰多郁。著名中医学家仝小林院士认为“诸眠焦躁,烦倦压抑,皆属于心”,临床上这类心身疾病尤为常见。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治疗上当以治心、治肝、治脾为主,以恢复气机而令条达为要,或疏肝解郁,或清肝化火,或化痰解凝,或清心安神,或温阳定悸,或调补心脾,根据临床症状不一而足。该患者的治疗就是体现了这一思路,早期以清肝化痰解凝为主,中后期注重固护脾胃,适当佐以温振心阳,随证灵活加减,最终收到1周开始缓解、4周基本控制的疗效,解决了困扰患者达4月之久的难题。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供稿:戚正涛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连萌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热门推荐
上一篇:家中常备金银花,轻轻松松过一夏
下一篇:哪些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