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究竟为什么要空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很多人都知道体检前要空腹
但总有人对“空腹”有错误理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空腹体检两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体检时究竟为什么一定要空腹呢?
误区一:空腹就是饿肚子
有人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而且饿得时间越长,指标检测结果越好;还有人害怕某些指标会高,故意晚去医院抽血。
其实,空腹验血并不是要让体检者饿肚子,更不是饿了十几个小时以后来化验。
我们需要知道,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当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机能会自动调节,导致各项指标发生变化,这时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就会失真,甚至会掩盖患者真实的病情。
以血糖为例,空腹血糖不等于饥饿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在饥饿状态下,血糖化验结果很低,会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
还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调节机制极其敏感,饥饿状态下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此时的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
所以,要得到正常的检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化验空腹血糖前一天晚上定要正常吃晚饭。
误区二:空腹就是滴水不沾
一般来说,少量喝白开水不会干扰体检的结果。
以空腹血糖为例,要求的“空腹”是指不摄入热量,比如不能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但不严格限制饮水。所以体检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用白开水。
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腹喝含糖饮料会使血糖骤然升高,特别是在抽血前的几小时之内,因此在这段时间不要喝含糖饮料,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那么,怎样做才算空腹?
一般来说,空腹是指餐后时间超过8小时,并且8~15小时无任何热量摄入。空腹抽血不是指抽血前一天晚上不吃饭不喝水,而是应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清淡饮食。
最好不要剧烈运动、不吸烟、不饮酒、不喝咖啡、不喝茶、不服用对肝、肾有影响的药物,还要尽早休息。
抽血当天早上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锻炼,平静地到医院等候采血。
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时间不可超过16个小时,如果达到16个小时会影响检验结果,例如,此时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尿素氮等指标会降低,而肌酐、尿酸、胆红素、脂肪酸以及尿酮体等指标会升高。
文章素材来源互联网,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未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体检预约请点击公众号菜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