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矫正近视,OK镜到底OK不OK?
我视力不好
戴上了眼镜
当老师开始提问
三年级
"请那个带眼镜的同学来回答。"
六年级
"请那个带眼镜的女同学来回答。"
初一
"请那个第一排带眼镜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大学时
我改戴了隐形眼镜
老师说
"请那个没带眼镜的同学来回答问题。"
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
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
《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如何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增加是众多家长及学生们关心的话题。目前医疗技术水平下,近视只能预防、控制,不能治愈。
角膜塑形镜是近年来青少年防治近视的热门手段。
它最初的临床应用是近视矫正,为近视患者提供一种无辅助设备的清晰的视觉,从而提供一种替代框架眼镜、接触镜、或手术的屈光矫正方案。
最近角膜塑形镜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近视控制,用于减少或消除儿童的近视性屈光不正的进展。
在儿童近视患病率高的国家的近视防控中,角膜塑形镜占主导地位。
多项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近视眼轴,减缓量约为0.15mm/年,近视控制效力约0.25~0.50D/年,延缓35%~60%的近视进展。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称作逆几何设计镜片,使得角膜形态重塑,用于屈光矫正。
这种镜片仅在夜间佩戴,晨起清醒时摘下。
夜间佩戴OK镜期间,角膜被略微压平,以便摘除镜片后充分降低角膜屈光力,以矫正患者的近视性屈光不正。
这项技术仅提供暂时的屈光矫正,当镜片被移除后角膜缓慢地恢复原有形状。
即使经过相当长时期的OK镜治疗,停止佩戴2-4周后,角膜地形图和屈光度也可完全恢复到未佩戴前的状态。
在现代OK镜的应用中,角膜塑形镜通常用来矫正低度到中度的近视性屈光不正。
传统的框架眼镜或软性角膜接触镜会使中央焦点成像在视网膜上,但周边焦点成像在视网膜后(远视性离焦),这样就会传递给发育中的眼球一个信号:眼轴长长一点,这样焦点就会落在视网膜上了——导致眼轴增长,近视增加。
而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形态发生变化,周边角膜因为“牛眼环”曲率增加、屈光力增加,中央焦点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周边焦点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性离焦),这种周边像成像在视网膜前的状态打断了上述“让眼轴增长的信号”,因此减缓眼轴增长,从而控制近视加深。
夜间戴镜,可免除白天佩戴眼镜的不便,白天亦可有清晰视力。
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可以有效遏制近视的快速加深,降低因高度近视患病率。
可清洁搓洗,比软性接触镜干净卫生,减少炎症反应。
屈光状态为近视或近视散光,近视度数发展较快者。
大于8岁,未成年人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经训练具备镜片配戴应有的自理能力。
近视屈光度数为-0.50~-6.00D,角膜散光小于-2.00D。
角膜曲率范围为39.00~48.00D。
无眼部疾病及其他角膜塑形镜禁忌症。
个人环境卫生条件相对较好,适应症依从性非常好,能依照医嘱按时复查并按规定清洗及更换镜片。
8岁以下儿童。
使用影响或可能影响角膜塑形镜配戴的、可能会改变正常眼生理的药物。
屈光度数大于-6.00D,逆规散光或顺规散光屈光度数高于-2.00D。
活动性角膜感染,或其他眼前节急性、慢性炎症。
正在使用可能会导致干眼或影响视力及角膜曲率等的药物。
曾经接受过角膜手术,或有角膜外伤史;活动性角膜炎(如角膜感染等),角膜知觉减退等。
其他眼部疾病:如泪囊炎、眼睑疾病及眼睑异常、眼压异常以及青光眼等。
患有全身性疾病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或对角膜塑形有影响者(如急、慢性鼻窦炎,糖尿病,唐氏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病患者等)。
有接触镜或接触镜护理液过敏史。
孕妇、哺乳期或近期计划怀孕者。
(角膜塑形镜是专业性医疗器械,必须在正规的医疗场所和有资质的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验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眼科前身隶属于五官科,于2013年独立开科,是集综合眼病诊治和感染性眼病诊治于一体的特色专科。
科室不仅开展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还开展感染性眼病诊疗工作,在肝病性眼病、艾滋病相关眼病、登革热眼病等感染性眼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眼科目前医护人员共12名,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7名,高级验光员1名。
科室在东风院区设有门诊,在嘉禾院区设有门诊及病房。
东风院区门诊主要开展感染性眼病及眼表疾病的诊疗工作,可行肝病性眼病、艾滋病相关眼病等相关感染性眼病的筛查及诊疗。
嘉禾院区门诊开展普通眼病及感染性眼病诊疗,可行屈光验配、角膜塑形镜验配、干眼检测分析、OCT、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视野检查、青光眼及眼底激光治疗等;拥有蔡司/莱卡手术显微镜、博士伦超声乳化仪、爱尔康超乳玻切一体机等高端手术设备,可开展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手术。
眼科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文|眼科王晓黎、侯芷蕾
下一篇:肺结核合并肝损害,这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