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瘤非瘤,却凶险万分!
老陈是个70岁的老农民
1
2022年3月24日,
在他如往常一样干活的时候,突然感到胸部钻心般的疼痛。
曾疼过几次自己好的老陈本想忍一忍,但这一次实在太疼了,他急忙打电话给家里的长子陈先生。
陈先生赶到时,老陈已经倒在地上,疼得说不出话,豆大的汗珠子从额头滑落,全身的衣裳已被汗水浸透。
陈先生不敢怠慢,急忙驱车将老陈送到了龙岩市第一医院胸痛中心。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根据老陈的症状给予了紧急处理和行相关检查。
当检查结果出来时,急诊科的医生都震惊了!
老陈得的是巨型胸主动脉瘤,
直径竟接近13CM!
胸主动脉瘤术前造影
主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全身最粗的动脉血管。
它有很多分支,从粗到细,成千上万,共同组成人体的动脉网络系统。
它的作用是将来自心脏富有营养的动脉血分发、运输到全身,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根据主动脉的解剖位置,我们把主动脉分成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包括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等几部分。
主动脉的血流速度十分湍急,内部压力很大,所以一旦出现主动脉损伤,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老陈患的巨型胸主动脉瘤实际上就是瘤体位置的血管壁承受不住血流的压力,被撑大变形外凸,形成局部的膨胀状态,就像被吹大的气球,这种病变会牵拉血管壁的神经,形成剧烈疼痛,这是血管壁支撑不住即将破裂的先兆。
一旦动脉瘤破裂,迅猛的内出血会在2分钟内将人体全身的血液抽干,造成失血性休克死亡!这是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它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理解的恶性肿瘤,但是它比恶性肿瘤更为凶险致命!
急诊科胸痛中心的医生明确老陈的病因后,
立即通知了龙岩市第一医院的“拆弹专家”团队:胸心血管外科。
在以前,胸主动脉瘤的治疗是个大工程,医生需开胸把病变的胸主动脉瘤切除置换成人工血管,手术步骤复杂、创伤大、易出血、风险高、费用贵。
现在医学进步了,对一部分位置合适的胸主动脉瘤已经不需要切开胸腔大动干戈。
只需要在腹股沟部位切一个3-5cm的小切口,运用导丝、导管等特殊工具把一根覆膜的支架通过股动脉入路引导至正确的位置,
然后释放就可以将岌岌可危即将破裂的动脉瘤从血管腔内进行隔绝,重建血流通道、减轻瘤体压力、降低瘤体破裂风险,以达到“拆弹”目的!
(置入覆膜后的胸主动脉)
胸心血管外科的王志盛副主任医师接到胸痛中心的电话后,认真评估老陈的主动脉CTA图像。
认为老陈的胸主动脉瘤符合微创治疗的手术指征,但是老陈的胸主动脉瘤瘤体很大,手术过程中破裂的风险会比其他同类病人高,术后发生内漏的风险也高,这对手术操作技术和麻醉团队的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相关风险告知家属后,陈先生决定相信龙岩市第一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的水平,郑重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2022年3月28日,胸心血管外科的王志盛副主任医师、张华炜主治医师、罗鑫主治医师和许增开主治医师在麻醉科张益龙副主任医师的全麻支持下,顺利地为老陈完成了“左股动脉穿刺+胸主动脉造影+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瘤腔内栓塞术”。
术后支架形态良好,未见明显内漏,威胁老陈生命安全的危险炸弹宣告拆除!
(左:术前造影右:术后造影)
术后复查图像
由于老陈做的是微创手术,术后很快就康复出院,再也没出现过撕心裂肺般的胸痛。
*科普小知识:
支架内漏:当支架置入病变血管段后,被隔绝的病变瘤腔因各种原因仍有血流进入时,即称为内漏。根据原因不同,内漏分为4型:
1
I型:指血流经支架近端或远端血管内壁和支架管腔之外的缝隙流入瘤体腔的内漏。(如下图)
2
II型:指被隔绝的瘤体腔上有分支血管,分支血管的血流返流进流体腔的内漏,故又称返流型内漏。(如下图)
3
III型:指置入的支架因覆膜纤维断裂或支架模块之间脱节,导致支架管腔的血进入瘤体腔的内漏。(如下图)
4
IV型:指因置入支架的覆膜筛孔过大,导致血流不断渗入瘤体腔的内漏。(如下图)
文字:吴志南
编辑:吴志南
监制:陈开红